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聚焦医改 > 重庆九院医联体18年分级诊疗创新理论与实践回顾

重庆九院医联体18年分级诊疗创新理论与实践回顾

2018-03-13 来源:《中国医院》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中心”下辖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街道6个居委会,23300多户,常住人口63862人;目前业务用房2073m2,现有工作人员78人、业务技术人员74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9人,有19名医生、26名护士,均经全科转岗培训合格。

重庆九院2000年全资兴办紧密型医联体,在18年实践过程中形成契合“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长效机制实践需求的政策工具——“四定”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作者简要介绍重庆九院紧密型医联体“四定模式”在促进紧密型医联体分级诊疗的理论内涵,详细阐述“四定模式”在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分级诊疗中的地位与作用,旨在为推动构建我国区域纵向医联体长效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一、重庆九院紧密型医联体简介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重庆九院”)构建紧密型区域纵向医联体主要通过2种模式:一是院办院管模式(全资兴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联合兼并模式(兼并北碚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华光仪器厂职工医院)。2000年重庆九院在中国西部出资举办重庆市北碚区天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简称“中心”),对“中心”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重庆九院和“中心”同属一个院级领导班子,建立统一发展规划、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源调配、绩效分配的组织与管理体系。目前,“中心”下辖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街道6个居委会,23300多户,常住人口63862人;目前业务用房2073m2,现有工作人员78人、业务技术人员74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9人,有19名医生、26名护士,均经全科转岗培训合格。

二、重庆九院医联体“四定模式”理论内涵

“四定模式”指:“定点、定时、定人、定量”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模式。

定点

1.划分责任社区;2.制定工作目标、要求和实施计划进行执行落实

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小组按照划分责任社区,依照“中心”对各个社区制定的工作目标、要求和实施计划内容进行对接落实,从而实现每个社区每项防治工作有具体的责任人。

定人

1.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小组;2.划定相应的责任社区;3.公示医护人员照片、联系方式。

建立由2名全科医师、3名护士组成固定的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小组,划定相应的责任社区;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较为明确、具体的角色划分和具体任务;通过社区联络员联络,公示医护人员照片、联系方式,让所辖责任社区的居民知道“谁”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心”的中层干部分别挂帅到各小组,负责对小组工作的督导。

定时

1.公示并保障每周固定时间;2.保证工作连续性动态进行

公示并保障健康管理责任小组到所辖责任社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每周固定时间,使辖区民众知道“谁在何时”对该社区居民点服务,保证相关工作连续、动态进行。

定量

1.常规工作任务划分;2.每月对各项指标进行总结考评;3.对考评结果进行讲评,确定;4.下一步工作目标;5.组成专家团队进行有关技术指导。

“中心”全年的常规工作任务,按居民人数比例划分到各责任小组;任务进度目标按月进行分解执行。每月对各责任小组的工作业绩指标(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医德规范、岗位服务规范、居民满意度等)进行考核。“四定”服务开展初期,对“和居民熟悉程度”指标给予一定的权重倾斜。其具体考核方式:考核小组到责任小组所辖社区看工作人员随机跟20位居民的打招呼率;对该社区的人口数及分类(包括常住户、临时住户、有无困难户、有无需要特别帮助的对象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居民的回头率等。对考评结果及时进行讲评,并确定各组下个月的工作目标,使得各项工作能够有力地推进。

三、“四定模式”在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分级诊疗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挥社区守门员作用,提高居民基层首诊意愿

适时全方位动态监控辖区居民健康,解决急慢分治难题

“绿色通道”和“跟进服务”举措促进双向转诊落地

“中心”卫生服务项目相关数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