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来,以胸部按压为主的心肺复苏(CPR)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心搏骤停(CA)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缘于实施传统的标准CPR(STD-CPR)时存在胸外按压禁忌证限制,同时在实施过程中,约30%~80%并发肋骨或胸骨骨折、骨软骨交界分离导致肺、胸膜及心脏损伤,从而限制对CA患者高质量STD-CPR的实施,影响CA患者的CPR成功率,如此种种,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AACD-CPR)应运而生。
随着近年来不断深入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王立祥教授等对AACD-CPR和STD-CPR的缘由、机制、方法、应用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度解析与梳理,以期更加准确、辨证、全面地把握二者“精髓”,互为补充、相向而行,提升临床CPR生存率。
缘由:另辟蹊径“胸路不通走腹路”
现代CPR理论体系的确立是在1958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GuyKnickerbocker与合作伙伴WilliamKouwenhoven等发现,当电极紧贴犬胸部时动脉压会升高。Kouwenhoven等发表论文阐述胸外人工挤压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血液循环原理。
至此,胸部按压成为STD-CPR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口对口呼吸法和体外电击除颤共同开启了现代CPR理论体系的新纪元。
但是,STD-CPR的复苏成功率依然很低,存活率则更低。全球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总体存活率不高,美国的神经功能良好率为10.8%,中国(北京)仅为1.0%。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存在创伤、多种复杂疾病等禁忌证导致无法实施胸外按压。同时,在实施按压时需足够的力度(45~55kg)和幅度(5~6cm),被救者极易发生肋骨骨折,骨折后继续按压则易导致骨折断端伤及肺脏和胸膜,同时使胸廓复张受限,难以保证标准的按压力度和幅度,从而影响CPR效果。
面对如此之多的禁忌证和高骨折率,STD-CPR的临床应用范围大大缩窄。
基于此,王教授所在团队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仔细研读典籍《金匮要略》,从“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得到启示,结合人体生理解剖基础,创造性提出AACD-CPR。
“胸路不通走腹路”的AACD-CPR新途径应运而生,弥补胸外按压在STD-CPR中的不足,使更多存在胸外按压禁忌证的CA患者被复苏。
机制:腹泵胸泵心泵联动实现立体CPR救治
STD-CPR时,主要是“胸泵”机制发挥作用,由膈肌和胸廓组成的闭合胸腔内压力升高,压力均衡传至胸内大血管,血液向前流动。对于临床上有胸部外伤、胸肋骨骨折、血气胸、胸廓畸形、主动脉瘤等胸外按压禁忌证的CA患者,正常闭合的胸腔环境被打破,无法通过按压胸骨使胸腔形成足够力,“胸泵”机制无法正常实现,STD-CPR便无法发挥有效的复苏作用。
AACD-CPR的“腹泵”机制,即人体的胸腔与腹腔被胸腹之间的横膈分隔开,当提拉与按压腹部使腹腔内压力发生变化时,带动胸腹之间的膈肌上下移动,继而改变胸腔内容积产生胸腔内外压力梯度,进而产生人工循环作用。
腹部内脏器官容纳了1/4占比的全身循环血量,在按压腹部过程中,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提拉时,冠脉灌注压(CPP)增加。膈肌的上下移动可直接挤压心脏,增加心排血量挥“心泵”作用;亦可使胸腔压力发生改变,起到人工呼吸功效的同时发挥“胸泵”作用。
腹部提压通过膈肌产生胸腹联动,即“腹泵”带动“胸泵”,并通过改变回心血量及膈肌抬挤心脏,即“腹泵”带动“心泵”,通过一系列联动作用,充分利用机体的结构功能维持机体有效循环灌注,发挥心肺脑立体CPR救治,达到与STD-CPR异曲同工的效应。
方法:STD-CPR与AACD-CPR互为补充
多次调整胸外按压与通气比、胸外按压频率以及按压深度,目的就是充分增加胸腔内外压力差,为重要脏器提供有效的循环血容量。
《2015心肺复苏指南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中,高质量CPR胸外心脏按压方法为: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患者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连续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按压深度为胸骨下陷5~6cm,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减少中断)。
根据《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专家共识》,AACD-CPR方法为:施救者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双手紧握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的提压手柄,将提压板平放在被救者的中上腹部,提压板上方的三角形顶角放在肋缘和剑突下方,负压装置的开口与被救者的皮肤紧密接触,快速启动负压装置,使患者腹部和提压板紧密结合。施救者于患者侧方通过提压手柄以100次/min的频率连续交替向下按压与向上提拉,按压与提拉的时间比为1∶1,向下按压时垂直用力,勿左右摆动,提拉时垂直向上均衡用力,按压力度控制在50kg左右,提拉力度控制在30kg左右。
AACD-CPR借助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进行CPR,可突破STD-CPR禁忌证及造成肋骨骨折的局限性,协助呼吸肌运动以保持良好的通气/血流比例(V/Q),弥补STD-CPR的缺陷。
应用:协同运用提升CPR质量
STD-CPR强调的高质量CPR包括快速、有力按压;尽量减少按压中断;胸廓充分回弹;避免过度通气。
AACD-CPR更加巧妙地强化了每一个环节,为实现高质量CPR奠定了基础。
开放气道(airway,A)
STD-CPR只清除了呼吸道口腔的异物,忽视了下呼吸道中痰液、血块等异物的阻塞。
AACD-CPR为患者开放气道时,按压腹部使腹腔内压力上升,膈肌上移,增大胸腔内压力的同时,使气道压力瞬间加大,迅速产生较高的呼出流速排出气道和肺内储留的异物,产生海姆立克效应,帮助患者开通下呼吸道,配合清除口腔异物,畅通上下呼吸道。
人工呼吸(breathing,B)
STD-CPR在单人进行CPR操作时,需按照更新的胸外按压与通气比30∶2进行操作,吹气时,停止按压将导致血流量骤减,无法兼顾血液充分氧合。
AACD-CPR为患者人工呼吸时,提拉与按压腹部促使膈肌上下移动,通过改变腹、胸腔内压力,促使肺部完成吸气与呼气动作,达到体外腹式呼吸的效应,以利于协助患者建立人工呼吸支持,充分提供氧合。同时,AACD-CPR规避了过度通气(CA患者V/Q所决定),亦可为继发性CA患者(呼吸肌麻痹)提供体外腹式呼吸支持。
人工循环(circulation,C)
STD-CPR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强调按压深度易导致胸肋骨骨折,不能保证胸部按压时胸廓的充分回弹以及快速有力的按压,无法产生最佳的CPP,使高质量CPR大打折扣。另外,STD-CPR直接按压胸部时无法进行锁骨下动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等相关操作,影响CPR质量。
AACD-CPR为患者人工循环时,胸腹联合提压进行复苏,提拉与按压腹部可驱使动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尤其是增加腹主动脉压的同时,提高CPP(约60%),增加心排血量,建立更有效的人工循环,配合传统CPR中的人工循环支持,腹部操作对上身的穿刺、气管插管等其他相关操作影响较小,充分提供血容量并提高了协同配合效率。
体外除颤(defibrillation,D)
STD-CPR需停止按压才能实施体外除颤准备及操作。而为患者实施AACD-CPR时,不影响体外电除颤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循环中断,为复苏赢得宝贵时间。
小结
当CA患者无胸外按压禁忌证时,可协同运用AACD-CPR和STD-CPR技术;当CA患者存在胸外按压禁忌证时,可运用AACD-CPR方法开放气道、协助呼吸、建立循环、放置电极贴片除颤而不需停止按压,均能在与“死神”抗争、与时间赛跑上发挥重要作用。
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8.5本品有提高窦性心律,改善窦房结、房室传导功能,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用于多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难治性缓慢型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健客价: ¥18.6祛风止痛,活血消肿。用于跌打扭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酸痛。
健客价: ¥81.急慢性风湿性、急慢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 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 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 4.急性痛风。 5.痛经或附件炎、牙痛和术后疼痛。 6.创伤后的疼痛与炎症,如扭伤、肌肉拉伤等; 7.耳鼻喉严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如扁桃体炎、耳炎、鼻窦炎等),应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健客价: ¥9.51.房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心房纤颤转律和转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2.结性心律失常。 3.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危及生命的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室性心律过速或心室纤颤的预防)。 4.伴W-P-W综合征的心律失常。 依据其药理学特点,胺碘酮适用于上述心律失常,尤其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心力衰竭)。
健客价: ¥32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 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健客价: ¥38用于皮肤、创面等的清洁、消毒处理。
健客价: ¥1.5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肿痛,腰膝关节疼痛。
健客价: ¥10.5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 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健客价: ¥35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 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健客价: ¥83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14用于缓解各种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中度疼痛。如:缓解由肌肉、软组织的扭伤、拉伤、挫伤、劳损、腰背部损伤等引起的疼痛以及各种关节疼痛等。
健客价: ¥48适应症为1.急慢性风湿性、急慢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4.急性痛风。5.痛经或附件炎、牙痛和术后疼痛。6.创伤后的疼痛与炎症,如扭伤、肌肉拉伤等;7.耳鼻喉严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如扁桃体炎、耳炎、鼻窦炎等),应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健客价: ¥7用于小面积创伤、擦伤的贴敷。
健客价: ¥6.9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健客价: ¥5.5消肿散撩,舒筋活络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轻度水火烫伤。
健客价: ¥2.5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伤筋动骨,瘀血肿痛,闪腰岔气。
健客价: ¥10消肿散瘀,舒筋活络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轻度水火烫伤。
健客价: ¥7用于缓解扭伤、挫伤、拉伤、劳损等引起的肌肉、筋膜炎,创伤性关节滑膜炎及韧带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
健客价: ¥191.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 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 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 4.急性痛风。 5.痛经或附件炎、牙痛和术后疼痛。 6.创伤后的疼痛与炎症,如扭伤、肌肉拉伤等; 7.耳鼻喉严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如扁桃体炎、耳炎、鼻窦炎等),应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健客价: ¥9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用于挫伤筋骨,新旧瘀患 ,创伤出血,风湿瘀痛。
健客价: ¥13消肿散瘀,舒筋活络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轻度水火烫伤。
健客价: ¥5适用于短期缓解由风湿病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的轻度疼痛,以及背部疼痛和扭伤、拉伤引起的疼痛。
健客价: ¥29活血止痛,散瘀消肿,祛风胜湿。用于急、慢性扭挫伤,慢性腰腿痛,风湿关节痛。
健客价: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