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一份热血献一片爱心,无偿献血给生命以希望。但在我们的身边,很多关于献血的疑问以及谣言,绑架了大众捐献热血的爱心。
问题01、献血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年龄: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献,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捐献全血全程需20分钟左右,如捐献血小板需达到采血前血小板计数≥150×109/L且<450×109/L,全过程需要100分钟左右。
问题02、献血间隔期是多久?
全血捐献间隔:不少于6个月
机采血小板捐献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
机采血小板捐献后与全血捐献间隔:不少于4周
全血捐献后与机采血小板捐献间隔:不少于3个月
问题03、献血对身体有影响吗?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000~5000毫升。人体失血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献血一次为200—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问题04、献血会传染疾病吗?
目前正规血站采血点的采血、检测的耗材全部是一次性密封无菌的耗材,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进行耗材采购。采血时采用一人一针一血袋的方式采集,献血者不会被传染疾病。
问题05、献血前后应该注意什么?
献血前,您应注意哪些事情?
献血法规定献血者年龄通常为18周岁至55周岁。男子体重≥50kg,女子体重≥45kg。
有传染性疾病、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地方病等都不能献血,有感冒、有炎症、或女性例假前后三天等情况要暂缓献血。
献血前一周不要服药。
饮食清谈,食物应少脂肪,勿空腹献血。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以低脂肪为宜,不要吃像油条、牛奶、肉类、脂肪之类的油腻食品,太油腻会影响血液质量,暂不能献血。
献血前一天和当天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献血前一晚充足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
必须带好本人真实的有效的证件(公民身份证、军人证、护照、驾驶证等)。
认真阅读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献血后,您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献血的手臂尽量不要提重物,贴在针眼处的输液贴最少保持6小时,以保持针眼清洁。
献血后24小时不能饮酒,4小时内多饮水。
2至3天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高空作业,避免外伤。
献血后当晚保持充足睡眠,第二天工作和生活照常。
问题06、冬季献血,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促进血液循环
冬季温度的降低必然导致
血管收缩,而天冷人们活动量减少也增加了寻找血管的难度。因此献血前要想办法扩张血管,献血者可以饮上一杯温水以促进血液循环,或者轻轻拍打肘部使血管充盈。
保证睡眠质量
献血前要保证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献血的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晨,尽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饮酒,更不要空腹献血。由于天气寒冷,献血后,除了常规注意事项外,一定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献血当天衣着宽松
献血当天,建议穿上宽松、容易捋起袖子的衣服,以方便您献血。
问题07、夏季献血,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夏季献血,应当精神松弛,心情舒畅。献血后应尽可能休息好,多喝些带盐成分的饮料,以补充大量流汗而损失的盐分,并适当增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以给“造血工厂”输送原料,加快血细胞恢复。
顺便再提醒一句,在高温季节中,千万不要贪凉快、食生冷,防止暴饮暴食,以免引起
消化不良,诱发肠胃疾病。
问题08、献血后手臂青紫现象该如何处理呢?
针眼处的青紫现象有两种可能:其一是由于在献血过程中,血液流畅的速度与进针时,引起的皮下渗血,而出现的青紫。其二是针眼处的按压时间不到。献血完毕后,伸出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平按压针眼处10分钟才可松开;切忌不要揉搓针眼处。
如果青紫已经形成也不用惊慌,献血后24小时内冷敷针眼处:如果是冰块,最好是隔毛巾,避免皮肤的冻伤。48小时后热敷:热毛巾一条,敷在针眼处。2周后就会慢慢散去。
问题09、为什么鼓励一次献血400毫升?
一次献血400毫升可减少输血风险。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的血量大约4000~5000毫升,80%的血液在血管中循环,以维持人体正常代谢;20%暂时留在肝、脾中,以备不时之需。
当一个正常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后,在肝、脾中待命的血液会释放到外周血液循环系统,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水平。人体血液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的细胞产生。
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由于
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造血功能增强,具有较旺盛的
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轻血细胞。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的间隔时间参加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有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