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曝光平台 > 和美医疗净利润暴降七成,妇产科医院的黄昏还是拐点?

和美医疗净利润暴降七成,妇产科医院的黄昏还是拐点?

2018-02-24 来源:健康智汇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上市公司数据的下降,除了与全行业愈发激烈的竞争有关外,也许更根本更长远的隐忧是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真正带来预期中的新一轮生育高峰。

2月23日,和美医疗发布公告称,相比2016年,公司2017年的净利润下降70%。除了汇率和并购等原因外,公司提出的首要原因是部分医院的收入、毛利率较同期有所下降。

民营妇产科医院长达20年的黄金期结束了吗?

如果说用一家公司收入的涨跌来说明整个行业的起落还显得有些突兀的话,那么沿着和美医疗的这条线索继续摸索,我们确实已经看到了不少行业的“利空”因素这几年正在显现。

应该说,中国社会办医第一批优秀品牌中,绝大多数来自妇产科,比如和睦家、美中宜和、和美、新世纪、安琪儿等。

这些医疗机构在新医改鼓励社会办医政策出台后,掀起了民营医院的第一波连锁扩张高潮。而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出台,则瞬时点燃了可说是全民投资妇产科医院的热情。

据健康点整理,2015年后涉足妇儿领域的上市公司就有15家;而且妇产科领域更是频现大额投资,比如华盖资本1.5亿投资北京宝岛妇产医院,泰禾10亿新建成都妇产医院等。各地方新建妇产医院的热情也是一轮搞过一轮,比如宁波投资5亿建设的高端妇产医院,泉州投资1.5亿在市区兴建第三家妇产科医院等。

可是,妇产科似乎并没有表现出足够强的增长能力。除了净利润暴降的和美医疗外,从新世纪医疗公布的2017年中报看,公司妇产科的收入相对2016年同期也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

上市公司数据的下降,除了与全行业愈发激烈的竞争有关外,也许更根本更长远的隐忧是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真正带来预期中的新一轮生育高峰。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披露过一系列数据:根据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2017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400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不仅二孩政策不达预期,甚至在2017年,一孩出生人数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

出生人口的增减,直接决定了妇产科医院的市场空间和前景。而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两年以来,妇产科医院的市场前景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般乐观。

但同时另一个方面,产妇、新生儿妈妈对医疗的需求却表现得更加旺盛。这里我只列举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之前春雨医生发了一个报告,讲到一位广州的新生儿妈妈全年在网络上问了1600多个问题,平均每天都要问4个以上的问题。

这其实也让我们看到,整个从备孕分娩再到新生儿抚养的过程中,除了产检、产房、月子之外,新生儿妈妈还有着超级巨大的医疗需求。这也许是未来妇产科医院发展的机会和转型的方向,但对医疗能力显然提出了比现在更高的要求。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