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行业动态 > 北大医疗搞了张O2O的旧船票,是要登上哪条船?

北大医疗搞了张O2O的旧船票,是要登上哪条船?

2018-02-09 来源:健康智汇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当年健康产业起步的时候,华润、中信、复星和北大四家势头迅猛,在财经媒体的报道中被并成为四大医疗集团。短短几年时间,四大医疗集团已然命运各异,各自的产业格局明显不同。

最近,沉寂许久的北大医疗忽然公布自己2017年营收增长了20%。一般作为非上市公司是没有公布营收数据的要求的,北大医疗这么做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自己换帅之后发展的还不错。

不过这个20%究竟是怎么算出来了?医疗服务板块增长40%,创新创投板块增长30%,我还查了下北大医药的三季报,增长20%。旗下三大板块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没别的意思,下次再秀肌肉的时候,最好把数算清楚,要不然非上市公司本来数据就不清不楚的,公布出来又前后矛盾,徒增纷扰。

当年健康产业起步的时候,华润、中信、复星和北大四家势头迅猛,在财经媒体的报道中被并成为四大医疗集团。短短几年时间,四大医疗集团已然命运各异,各自的产业格局明显不同。

华润医疗其实是时下比较时髦的医疗集团模式,尤其是在房企、险企大规模介入医疗服务的背景下,医疗板块往往是与多个板块相互支撑,比如医疗与地产、养老、金融、教育等。所以,在曾经的四大医疗集团中,只有北大医疗是独树一帜的,医疗是其唯一板块。

这曾经是北大医疗的一个优势,就是看起来更纯粹的医疗背景和更深厚的医疗资源,似乎更容易赢得原本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青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板块单一反而成了北大医疗的一个负担。因为医疗服务带来的收益,与房地产、金融带来的收益根本同日而语。而且北大医疗旗下的医院主要又是非营利性医院,这很多程度上影响了北大医疗的成长速度。

或者更直白的说,北大医疗在后来医疗市场上掉队了。

2017年4月,复星医药的高级副总裁宋金松加入北大医疗。追随宋金松而来的,还有复星医院投资集团华北、华西区域总经理任甄华。

任甄华负责的就是宋金松来到北大医疗之后新提出来的创新创投板块,号称未来5年要在全国打造5家标准化的园区和托管运营5~10家,成功孵化1000多家企业。不知道这些院区会不会率先落地在任甄华比较熟悉的华北、华西等地区。

说回宋金松加盟北大医疗后的新战略。宋金松重新定义了北大医疗旗下的业务,将之分成了大健康板块、创新创投板块和全新的医药板块。

后面俩板块比较好理解,比如北大医药,过去一年股价腰斩,在国家整体推动一致性评价和创新药发展的背景下,北大医药再不努把力就快被市场抛弃了;而创新创投也是一样,眼下医药生物产业正处在火山口上,不仅猪能飞起来,养猪场也能飞起来。

最大的挑战性当然还是来自医疗板块。由于没有地产、金融板块的协同,宋金松需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北大医疗手里的医疗资产发挥出更大的附加值。

宋金松的战略是把医疗服务板块转型为大健康板块。是不是听着有点懵?这医疗板块和健康板块有什么区别么?我开始也感觉有点懵,后来看明白了。简单的说,就是能讲的故事题材更丰富了。具体意思是这样的:

原来的医疗板块确实很单一,充其量搞个供应链,还不敢大张旗鼓的搞。而大健康板块就不同了,以医疗板块为基础,除了继续买医院之外,向外延伸可以搞个医院管理,再延伸搞个健康管理,有了健康管理就可以搞商业健康险,最后北大医疗提出了加载互联网之后,搞一个线上线下O2O的医疗服务闭环。

一下子北大医疗能讲的故事就变得丰富起来,医疗、保险、互联网,除了O2O有点过气之外,其他每一个都是当红概念。连平安好医生都能港股申请IPO,北大医疗来讲类似的故事让资本市场认可,应该难度也不大。

但说实话,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宋金松的那句话:北大医疗不是单纯的资本,其本质仍然是社会办医领域的医疗产业。

我们这个社会办医的市场里,真的不缺资本玩家,但要说好的办医者真的是少之又少。北大医疗的医疗资质这么好,在开始讲故事的同时,真的别忘了把医疗产业搞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资讯

相关标签 :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