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有讲究,除了餐桌上的礼仪,还有吃饭的健康知识自幼家长就会传授给我们,甚至吃饭成为家规。但是我们对于以往吃饭的注意事项又知道多少呢?"一边吃饭不可以一边喝水"这是假的,"吃饭不能太快"这是真的。以往养成的吃饭习惯对对错错究竟知道多少?其实吃饭大有讲究。
1、吃饭不宜蹲着吃
蹲着吃饭的人不多见,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吃饭的体态是一个人教养以及礼仪的体现,而且坐着进食是最舒服最放松的方式。但有些人忙于工作或者场所受限(比如:工地上的民工、火车站的旅客)不得不选择就地解决饭餐问题的时候,蹲着比站着要舒服,身体重心降低似乎身体也得到了休息一样。但是蹲着吃饭是不对的。因为蹲着的时候,四肢的血液回流要比其他姿势慢,胃部工作的时候又需要大量的血液来维持工作而影响消化;还有蹲着吃饭使腹部受到挤压,吃进的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延长,严重影响了肠胃蠕动和胃液的分泌。
2、吃饭不宜说话
长辈会这样教育孩子"食不言,寝不语",但是他们却很少会做到。因为吃饭的时光是大家交流的好时光,忙于工作的成人总会把饭点时间当作闲谈时间,还有中国的餐桌上谈生意也是古往今来的习惯,吃饭不说话并非人人能做到。但是吃饭说话确实会危害健康。食物进入口腔后会刺激感受器,大脑会迅速只会各消化器官进入工作状态,胃液会分泌消化液,肠胃蠕动也会加快。如果边吃东西边说话,会造成食物不能被充分咀嚼,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增加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和胃肠道疾病。
3、吃饭时不宜看书、看手机、看电视······
看书看剧时,人体中的交感神经兴奋,这会抑制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而在吃饭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又会增强了消化液的分泌,加强消化吸收。二者交替刺激交感神经,长此以往,会造成神经系统紊乱。
4、吃饭不要趁热吃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我们都常听,但是"吃饭要趁热"我们又是常听说的,到底吃饭要不要趁热吃?人不是钢铁侠,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组成的,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所以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食道的黏膜组织就会在损伤尚未修复的情况下,再次受到烫伤,从而形成浅表溃疡。反复的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所以吃饭也不要经常吃太烫哦。
以上吃饭的禁忌是否改变了你以往的认知观念?以往的错不仅要,不要一错再错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