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在《本经》中列为中品,是各医家常用的中药之一。但你是否知道,黄芩还有枯芩、枝芩(条芩)之分,传统用药中,两种黄芩也各有千秋。
究竟如何区别使用?按现代标准含量高的就是好黄芩吗?且听本草君一一道来。
枯芩、条芩之分,鲜有人知
黄芩,味苦,气平,性寒,无毒。入肺、大肠经。常用于泻膀胱之火,止赤痢,安胎气,益肺气,是中医常用的臣使之药。
可这常用之药,却被许多现代中医忽视。忽略了黄芩的品质,不懂枯芩、条芩之别,导致方药效力过强或药效不够。下面分别是枯芩和条芩的图片,你能分辨吗?
枯芩:大多为生长多年根部变中空的野生品
条芩:多为家种,生长1-3年实心质硬也叫枝芩
传统用药中,二者有何不同?
《本草崇原》记载
黄芩:《本经》名腐肠,又名空肠,又名妒妇,谓外皮肉,而内空腐,妒妇心黯,黄芩心黑同也。出川蜀及陕西河东,近道皆有。芩者黔也,黑色也。其根黑而黄,故曰黄芩。
可见,由黄芩名称的来历可以知道,传统的黄芩是中空心黑的,也就是我们说的枯芩。
那么枯芩和条芩两种究竟有何药效区别呢?
对此,古人其实早有定论:明人贾九如在《药品化义》中指出:"黄芩中枯者名枯芩,条细者名条芩,一品宜分两用。盖枯芩体轻主浮,专泻肺胃上焦之火”,“其条芩体重主降,专泻大肠下焦之火”。
在明·李士材《雷公炮制论》中也有说明:
《雷公炮制论》记载
黄芩,中枯而飘者,泻肺火,消痰利气,除风湿留热于肌表。细实而坚者,泻大肠火,养阴退阳,滋化源,除热于膀胱。
按∶芩,枯飘者有上升之象,故入肺,坚实者有下行之理,故入大肠诸经,性甚寒,苟无实火,不宜用之。
现代标准含量高是否是好黄芩?
虽说枯芩、条芩各有对症,但传统中医使用最多的,最认可的还是枯芩。
一位做中药炮制的老药工赵老师告诉本草君,在很久以前,药房中的黄芩都是枯芩、条芩放置一处,有钱人家买药,抓药师傅就给他们抓枯芩,普通人来买就抓条芩,而余下的渣末则会低价卖给穷人。
总的来说,枯芩品质优于条芩,野生品质优于家种,尤其是河北承德10年野生“芩王”品质特优;其次,晋北五台到内蒙赤峰一带的野生枯芩品质亦佳。
但这种历史的传承,却没有得到药监部门的认可,药典更是将“含黄芩苷不少于8.0%”作为核心指标。药典、教科书和部分临床中医认为,实心条芩黄芩素含量超过空心枯芩,因而条大内心实的条芩质量要优于枯芩。
然而事实是,黄芩在生长到第二年时黄芩素含量最高,随后逐年下降并出现空心现象。如此说来,承德10年野生“芩王”品质反不如药厂作提取的黄芩下脚料了?
中药使用要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
前人讲:芩,枯飘上升者入肺,坚实者下行,故入大肠。细细品读其含义,都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所以枯芩、条芩各有所长。
本草君认为,如果我们单以含量指标评价黄芩质量,既武断,也不公平。应该综合前人的经验,并结合临床实际、病人病症,确定方药里应该使用何种黄芩。
消炎解毒。用于上吸呼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健客价: ¥10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60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结膜炎。
健客价: ¥18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结膜炎。
健客价: ¥24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感冒发热、痈肿疮疡。
健客价: ¥12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