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正值仲冬时节。这一时节,天气开始变得更为寒冷,大风、大雪将会经常出现,古诗有云“万山凋敝黯无华,四面嘶鸣晃树杈”,天地一片凋零景象。而“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正是大雪节气雪盛的写照。大雪节气,气温骤降,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会比平常多好几倍。那么,大雪节气如何养生呢?笔者仍从起居、饮食、运动、精神四方面做一提示,供大家参考。
起居养生:早睡晚起,注意防寒
大雪节气,起居依然要有规律。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炼,“必待日光”,等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再开始劳作。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中医理论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不戴帽子的人,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若气温在4℃,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则占60%。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同时,风寒侵人人体,首当其冲的还有胸部和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內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寒冷还可诱发胃肠病的发生。另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节气要注意防寒,尤其注意头部、胸腹部、足部的保暖。
首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其次,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要穿厚一点的外衣。身体不舒服时,应该主动到医院检查。
饮食养生:多喝热水,多吃水果
大雪节气,由于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因此一定要多喝水,最好是温热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300毫升)。
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建议常吃的水果有鲜枣、猕猴桃、柑橘、柠檬等,以及柿子椒、番茄等深色蔬菜。研究显示,摄取大量维生素C能明显减少因寒冷而导致的直肠温度下降,并可缓解肾上腺的过度应激反应,增强身体对寒冷的耐受性。
在此节气,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可以进补了。进补时在饮食上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不过,由于天气干燥再加上饮食不当,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疮,所以还要注意控制数量。同时,注意少吃大鱼大肉,饮食以清淡为主,宜多喝粥。
运动养生:充足热身,注意保暖
冬季户外运动选择慢跑、快走等耐力项目最为适宜。这些项目主要以锻炼心肺功能为主。同时,尽可能减少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等对抗类运动。毕竟对抗类的运动在天气寒冷的状况下如果热身不充分极易引起关节及各软组织的损伤。同时注意冬季运动前热身活动要充足,热身工作要做到微汗为宜。运动中要逐渐脱减衣服,锻炼后及时擦干汗水并添加衣服保暖。还要注意晨练不宜过早,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之后的8点至9点,或者下午4点到5点之间进行。
遇到空气混浊、浓雾遮天、甚至雾霾的天气,最好不要到户外锻炼,可改在室内进行。此外,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段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肌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
精神养生:心态平和,多晒太阳
此节气精神养生以静养为主,保持心境清静,宁神定志,以顺养初生的阳气,保持良好的修养,做到豁达宽宏、谦让和善、生活知足、精神畅达。
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多做一些休闲娱乐,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由于冬季光照时间短,是情绪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当天气好且风小时可多晒太阳,也可以在屋里享受阳光的沐浴,对调节情绪极有好处。
推荐三款适合大雪节气食疗的养生药膳
1韭菜粥
原料:鲜韭菜30~60克(或韭菜籽5~10克),粳米100克,精盐适量。
制法:新鲜韭菜洗净切细(或将韭菜籽研为细末)。先煮粳米为粥,待粥沸后,加入韭菜或韭菜籽细末、精盐,同煮成稀粥。温热食,每日2次。
功效:补肾壮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适用于虚寒久痢以及阳痿、早泄、遗精等。
2 苁蓉羊肉粥
原料:肉苁蓉10~15克,精羊肉、粳米各100克,精盐少许,葱白2根,生姜3片。
制法:分别将肉苁蓉、精羊肉洗净后细切,先用砂锅煎肉,苁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再加入精盐、生姜、葱白煮成稀粥。温热食,每日2次。
功效:补肾助阳,健脾养胃。适用于肾阳衰之腰膝冷痛者。
3 山药枸杞粥
原料:山药200克,粳米30克,酸枣仁5克,枸杞30克。
制法: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块状。粳米淘洗干净。酸枣仁洗净,稍微捣裂并以棉布袋盛之。先下山药及酸枣仁布袋熬粥,待粥约七分熟时,加入枸杞,再焖透即成。
功效:健脾胃,益肺肾。有镇定心神、助眠之功效。还可以补血养颜,消除色斑。
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3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健客价: ¥38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9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2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健客价: ¥38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上腹疼痛,痞满纳差以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8有效缓解牙龈上火出血红肿等牙痛相关问题,平衡口腔微生态。
健客价: ¥38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8彝医:嗨补里让希习奴,乃让希习奴。中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腰腿痛,风湿关节痛,癌症疼痛。
健客价: ¥23净石灵胶囊:补肾,利尿,排石。用于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由结石引起的肾盂积水、尿路感染等。 肾茶袋泡茶:?傣医:解黄解逼,通难奥优,转载:兵拢牛哈战波,优接、优敢、优黄。 中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尿急、尿热等。? 泌尿宁胶囊: 清热通淋,利尿止痛,补肾固本。用于热淋,小便赤涩热痛及泌尿系感染。
健客价: ¥1260利胆排石片: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十五味赛尔斗丸:1.藏医:清肝热,舒胆排石退黄。用于肝胆热症,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结石。 2.中医:清利肝胆,排石退黄。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结石属肝胆湿热者。 石斛粉:滋阴养胃,生津止渴,兼清胃热。
健客价: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