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平湖市卫计局下发一份文件,引发广大村卫生室、服务站、个体诊所的高度关注。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文件?原来,平湖市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服务站、个体诊所(以下均简称:基层医疗机构)静脉输液实施了许可制。经过前期的申报、考核,1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中14家被核准可以实施静脉输液(也就是俗称“挂盐水”)。这对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静脉输液管理无疑是一大进步。
基层医疗机构静脉输液比较乱
国内静脉输液泛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成因比较复杂,但是有几点是很明确的:首先是医疗机构难辞其咎。出于各种原因,医疗机构放纵甚至是诱导,使得静脉输液大行其道;其次是老百姓就医观念出现偏差。输液好得快是不少老百姓的看法,头痛脑热都要求输液治疗,进一步促进了输液泛滥;而监督管理的缺位则使得静脉输液在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大行其道,最终形成了全民输液的恐怖景象。
为了解决输液泛滥现象,近几年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静脉输液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并积极在各大医院进行落实。三甲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都纷纷开始严格控制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泛滥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基层村卫生室、服务站和个体诊所,输液依然普遍。这些机构由于其非公体制,加上数量多、体量小,无法得到有效监管,而浙江平湖的做法,点中了监管薄弱区,无疑是一大进步。
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诊疗
浙江平湖的做法有助于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一是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静脉输液要发文许可。没有许可不能实施静脉输液,规范了基层医疗机构输液行为。今后,基层医疗机构需要达到相关的条件,并经有关部门考核认证才能开展静脉输液;二是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生的诊疗行为。通过许可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医生“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的不输液”的理念,使医生们在以后的行医过程中按照病情选择适宜的用药方式;三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所有的药物不良反应中,静脉输液发生频率最高。因此,规范静脉输液可以减少不良反的发生,也能够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对基层医生也是一种保护。
有利于改变社会各界不合理的用药观念
要改变社会各界不合理用药的习惯,有关部门在严控医院输液的同时,还要加大合理用药宣传。目前,老百姓的用药知识得到显著提升,主动要求静脉输液的现象大为减少。此外,还要做好各级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自觉意识,加大对不合理用药的处罚。以前,国内医院不分大小,最忙碌的科室肯定是输液室。经过近年来的综合治理,不少三甲医院关停了门诊输液室。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严格控制静脉输液,把静脉输液率纳入对医疗机构的考核体系中,静脉输液实施更加合理。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个体诊所则是一个管理漏洞。针对这一问题,浙江平湖无疑是带了一个好头。未来,无论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如果都能够认真落实诊疗规范,合理用药,采用适宜的用药途径,那么甩掉我国静脉输液第一大国的帽子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