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暨医用耗材专项整治工作会日前召开,市卫计委和市人力社保局、市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将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的政策措施。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将开展针对医用耗材的专项整治工作。
据介绍,本市将对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检查,重点是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具、一次性使用导尿管(包)、血管/非血管介入类、起搏器类、骨科植入类、口腔科材料、吻合器等产品,同时对医药卫生行业的发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高值医用耗材将实行阳光采购,在医疗机构建立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委员会、规范产品遴选和采购目录确定、严格医用耗材资质审查、加强医用耗材入库验收和库房日常管理、实现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和完善医用耗材档案管理、控制医用耗材临时采购的基础上,开展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通过“一个平台、协同联动、阳光透明、网上采购”,进一步降低耗材虚高价格。对高值医用耗材特别是植介入类医用耗材进行价格监管,规范医疗机构高值耗材使用管理,对超出收费范围使用医用耗材多收费、多计或变相多计医用耗材多收费、超过规定加价率收取医用耗材费用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医疗机构要将医用耗材采购价格、总体用量、卫生材料占比纳入院务公开范围。市卫计委计划逐步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定期上报医用耗材采购和使用情况,形成全市医用耗材采购数据库,面向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开放。届时,公立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共享其他单位的采购信息,对于采购价格明显高于本市其他医疗机构的,须及时调整采购价格。
医用耗材使用情况将被纳入医院管理评价体系,医务人员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使用医用耗材等行为将被查处。医疗机构严禁为不正当商业目的统计医师个人和临床科室的相关医用耗材用量信息和品牌信息,不得将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情况作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经济分配的依据;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得在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中牟取不正当经济利益。九部门还将对医疗机构耗材与该耗材配套使用的设备采购行为进行检查。
此外,本市还将探索建立医用耗材长效监管工作机制,包括阳光采购制度的建立、医用耗材的综合评价与应用、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医用耗材的院内信息化管理水平,对重点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情况进行监控、评价、整改;严格管控医用耗材的临时采购;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探索建立对医用耗材使用情况的数据收集、分析、评估、上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