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表面看起来,AlphaGo跟围棋高手们相处的算是其乐融融。尤其是中国这帮年轻棋手们确实越来越以一种“养狗”的心态,来对待与AlphaGo的对弈。车轮战、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都玩儿出花儿来了。
可是,医疗AI能与它的人类同伴也玩儿得这么融洽吗?
下个月初,美国《新闻周刊》杂志的封面报道又是关于医疗人工智能的。主标题比较艳俗,副标题很有意思:HowAIIsGoingToCureOurSickHealthCareSystem?
美国现在的医疗费用昂贵,政府和民众不堪重负,搞得共和、民主两党围绕医改法案吵得一塌糊涂。那新闻周刊的论点是说,有朝一日医疗AI技术成熟并大规模应用,今天大家争了的这些都不是事儿了。
文章里那个总结挺到位的,医疗AI希望达到的是一个“三赢”的格局: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范围。用我们熟悉的语言就是,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得鼓舞、党和政府得民心。
那么以医疗AI现在的实力,能不能达到这个水平呢?
可以这么说,医疗AI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取得突破后,再加上数据处理能力大幅提升,AI技术在包括医疗的各个领域飞速发展。至于好多人宣传的,机器的水平已经可以pk医学专家了,我只能表示“呵呵”。
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又有了美好的预期,那医疗AI是不是人见人爱啊?肯定不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犯了医疗行业的大忌。
美国国会预算报告10年前总结了一个特别经典的论断:长期来看,新技术的出现、应用、推广是推动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的最重要因素,没有之一。比如核磁,机器人等。换句话说,这些新技术之所以这么受医疗行业欢迎,关键原因是他们可以据此提高收费水平。
至少现在看来,医疗AI技术没有给医院带来新的盈利点。那么,医生会喜欢AI么?
至少按现在这个套路搞下去,医生很难会喜欢。一大帮人动辄BB机器的水平已经达到顶尖专家的水平,而且这种人越来越多。首先,根据常识就可以判断这是在吹牛逼;第二,就算是真的,医生内心也会很抵触,这可是关系人家生计的事儿。
那政府会不会喜欢?如果医疗AI技术真的能让医保少花钱,还是挺好的事儿。但问题是,深度学习技术让它的决策过程变成了一个“黑匣子”。谁也搞不清机器的决策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个给审批部门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因为一个天天向上的机器人还好,每天学习提高水平;万一它是个坏机器人怎么办?这对政府审批带来了很大麻烦。
最后,患者会不会喜欢。
我相信,在所有医疗体系的利益参与者当中,患者是最有可能喜欢医疗AI的。极大的便利,很好的质量,较低的成本,何乐而不为。但患者这一端需要解决的是交互的问题。目前图文的这个形式体验太差了,特别是对医疗行业,基本没有信任感可言。
不过,这种技术能解决的都不是问题。比如亚马逊的Echo已经引入了HealthTap的Dr.Ai,可以让用户语音交流。这个体验就好很多了。
这么看下来,政府、医院、医生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可能都不怎么友善,至少没有太多理由让他们敞开胸怀拥抱未来。而患者这一端在体验的层面上,需要改进的空间还很大。面对这样的局面,该怎么办?
AlphaGo的例子蛮有启发的,关键要找准位置,要陪人类大爷玩儿好。无论是2P、3P、4P还是多P,只要有需要召之即来。医疗AI也是一样的。
我们一直在吹嘘医疗AI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医疗的效率,降低费用成本。我想这个是分步骤实现的:首先是人类效率,第二是人与机器协作的效率,第三才是机器效率。
我们现在顶多在第二步的门口,关键要做的是把人类做不好、不爱做、做不完的事儿做好,把人类的效率提高。接下来考虑的才是第三部大规模应用,甚至替代。所以,把不用人干得活都让机器学会了,是当下的关键。下一步才是跟人类比医疗技术,否则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