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大人才全
2012年8月,位于上海浦江镇的柯惠中国研发中心正式成立。同时,美敦力在上海张江设立了上海创新中心。2015年,随着美敦力与柯惠的合并,两个研发中心也正式整合,成为美敦力全新的中国研发中心。
据悉,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致力于中国及新兴市场的产品创新,协调整合多方资源,快速研发可靠、有价值、具有创新性的医疗技术和产品,尽快让患者能享受到创新的产品,是除美敦力美国本土外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也是中国医疗科技行业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之一。
研发中心拥有20个研发实验室,包括模拟手术实验室、快速成型实验室、组织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机械实验室、电子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聚集了近300位来自不同背景的优秀科研及项目管理人才,其中68%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研发领域涵盖吻合器与腹腔镜器械、电外科与血管闭合器械、微波消融技术、神经介入弹簧圈、气道管理与传感器、透析耗材及通路、糖尿病血糖管理平台、耳鼻喉/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和植入物、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材料科学、生物相容性与毒理学、前临床与临床研究。
五年耕耘硕果累累
成立五年至今,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共研发创新产品24个,覆盖外科技术和产品、新兴技术、呼吸和监护解决方案、血管治疗方案、专科治疗和糖尿病解决方案。其中成功上市22个,17个远销海外市场。例如:
·新一代EmprintTM微波消融系统:针对中国高发疾病-肝癌的补充替代疗法,拥有超过50项美敦力公司专利。该产品结合场控、温控和波控三大技术,打造“臻圆技术”,能更精准进行肝肿瘤治疗,达到肿瘤消融时间迅速缩短,消融区域呈现球形,消融效果高度可预测的效果。2016年,该项技术获得美敦力全球年度技术成就奖。
·AxiumTMPrime可解脱弹簧圈:针对发病率仅次于脑梗死和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达到48%的脑动脉瘤的治疗产品,具备手术时间短、无需开颅、康复快、可同时治疗不同部位多个动脉瘤的特点。目前已在包括中国的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上市许可。
·LigaSureTM电刀和ValleyLabTMLS10高级能量系统:适用于外科手术中对直径不大于7毫米的动、静脉(包括肺血管)、组织束和淋巴管的闭合或融合。与传统电外科器械相比,该电刀的血管凝闭可靠性更高,闭合时间更短,对周围器官组织的热损伤更小,而配合的高级能量系统运用更智能的算法,实现更快的大血管闭合周期、更小的侧向热损伤、更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这两项产品目前已分别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
·美敦力创新血透系统: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数以千万计家庭的巨大医疗负担。美敦力研发的这款吸附式血液透析系统,大大降低了目前常规的透析系统最难逾越的大量纯化水的消耗需求,仅仅需要原先五分之一的纯水便可完成一次透析治疗,这也为小型化、便携化甚至今后家庭化透析治疗真正实现了可能。该项目在2014正式研发立项,并已在成都高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的本土研发团队作为核心成员从项目之初便参与其中。2017年5月,该透析系统作为四川省目前唯一项目被遴选进入国家创新药械审批“绿色通道”。
中国研发全球应用
今年,跨国药企GSK、礼来相继瘦身或关闭在华研发中心,而美敦力却表示将继续加大中国研发中心投入,扩大研发中心规模。对此,美敦力大中华区副总裁、战略举措部及研发中心副总裁及微创治疗业务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在接受医谷采访时表示,美敦力坚定地认为中国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一定是全球第一大市场,美敦力的决策一定是基于中长期市场和中长期发展前景而做出的,短期财务上的一些压力不应该成为中长期决策的一个挑战。
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高级研发总监李元勋认为,在中国做研发,需要根据中国医疗市场的特点和临床特色做研发,产品不仅可以适合中国市场,也可以全球化应用。他强调,中国的医生一直走在国际前沿,临床手术量大、病人多,非常适合做医疗器械创新。
据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高级研发总监彭扬博士介绍,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的产品虽然是针对中国和新兴市场的需求来开发产品,但从市场销售额来看,仅有28%的销售额是来自大中华地区,其余51%的销售额来自发达国家,另外21%以上来自其他新兴市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反向创新的趋势。
“中国占了全球肝癌患患者数的55%,而在美国发生率较小,于是我们和美国的团队合作,把他们前期非常好的技术转移到中国对接产品,同时跟上海的工厂合作做产品的量产。EmprintTM微波消融系统是在2014年4月份首先在欧洲上市的,目前已经在30多个国家上市,由于是经皮穿刺治疗,因此与传统肝癌手术切除相比创口小,突发率相对来说也会比较低,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我们在2017年拿到了CFDA的批复,6月份在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开展了第一例临床,反馈非常好,目前已经在推进并研发下一代的技术。这个项目,美国更多是在支持我们,而不是像传统情况下,中国是在给美国研发团队打下手,这是一个反向概念。因此我们还获得了2016年美敦力全球技术贡献奖。”彭扬博士举例道。
整合资源多元化研发
除了创新产品研发,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还积极探索开放式研发模式,希望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孵化医疗技术项目,最终造福患者。据悉,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和红杉资本合作,建立了一个开放性的创新平台mLab,探索将海外更好的技术引进到中国并落地,通过研发中心的技术资源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最终将这些项目产业化。
医疗器械的研发离不开与医生之间的交互探索,如何把医生的临床需求和研发结合在一起是产品开发的关键,美敦力一直在探索和医生合作的路径。据李元勋博士介绍,美敦力通过举办外科高级专家论坛了解医生,倾听医生的需求和心声,并和医生共同探讨如何把医生在临床的追求、诉求和研发结合到一起。不仅是产品研发,在前期的基础研究方面美敦力也和医生共同探索,发表高质量的文章,做成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同时,美敦力还鼓励工程师进入手术室观摩手术过程,站在工程角度帮助医生解决问题,同时也邀请医生定期评估测试方法和工程研究的数据,确保产品能够真正满足医生的需求。
“美敦力欧洲总部有一个专门收集医生想法的系统,如果一个已经有专利的医生通过网站发到美敦力,美敦力会有一群相关专家评判这样一个idea的价值,是否可以产业化。我们也在和欧洲探索,这些系统怎么可以在中国落实,帮助我们医工结合的创新。”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高级研发总监周峥嵘博士说道。
布局未来引领前沿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美敦力也在积极的布局中。美敦力投资了以色列一家脊柱类手术的机器人公司,在术前可以通过电子导航构建出3D的手术路径,同时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快速地在术中植入。在糖尿病领域,美敦力通过IBM沃森的专家算法系统,结合胰岛素泵和血糖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运算可以提前3个小时告诉患者可能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帮助患者进行糖尿病管理。
由于镁合金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好、可降解,是非常合适的植入医疗器械材料,已经成为行业的风口。据周峥嵘博士介绍,美敦力正在与中国顶尖的院校开展镁合金技术的合作。一方面与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医院合作,成立产学研一体的研究团队,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材料优势和中山医院的临床优势。据悉,镁合金植入作为颈椎缺损的融合器的项目已经得到了上海市政府100万人民币的支持。同时,美敦力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进行基础性研究,了解镁合金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等,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技基金50万的资助。
“只有关注核心的技术,我们在未来的术式创新和产品疗法创新才可以站在世界前沿。同时,中国研发团队作为全球技术创新团队的一部分,要抓住中国的契合点,比如IT和互联网+、人工智能、新兴材料等这些中国已经世界领先的技术,为美敦力技术创新做努力,推动美敦力全球以及整个中国业界的创新。”周峥嵘博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