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曝光平台 > 北京朝阳医院组建远程影像诊断中心 幕后不简单

北京朝阳医院组建远程影像诊断中心 幕后不简单

2017-09-19 来源:健康界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北京朝阳医院成立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副院长童朝晖表示,在紧密型医联体基础上,北京朝阳医院将致力于兴建利益和责任共同体。

  8月2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下称北京朝阳医院)成立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并开始为朝阳区7个社区服务中心出具放射诊断报告。健康界从北京朝阳医院获悉,两周以来,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运行平稳,放射影像上传顺畅,诊断报告完成及时,实现了患者“拍片在社区、诊断在大医院”的格局。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表示,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基础上,未来北京朝阳医院将致力于兴建利益和责任共同体。

  2012年,北京朝阳医院与区内10个一、二、三级医院建立了第一个医联体--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在医联体构建之初,朝阳医院就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与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远程医学诊疗平台,实现远程医学影像会诊。

  4年来,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实现下转住院患者10016人,上转住院患者1039人,为社区患者做大型化验1048项,CT、核磁检查229次。远程会诊放射298次、心电图374次、Holter318次,接收联盟成员医院医护人员进修培训58人。每年有29位副高职称以上医师每周到联盟成员单位出诊一次,每年出诊3000余次,诊疗患者8.5万余人。医联体在促进了分级诊疗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8名专家担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早在2013年,北京朝阳医院就开始了紧密型医联体的探索。童朝晖表示,北京朝阳医院建立的医联体并不是大医院专家定期下基层这么简单。“朝阳医院有8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师到医联体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责任主任,除了业务管理之外,他们也参与行政管理,这恰恰说明了我们之间有多紧密。”童朝晖说。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左一)

  无论是全科医师还是专科医师,独自在社区“单打独斗”都很难满足基层患者的需要。童朝晖告诉健康界,朝阳医院专科医师与医联体内社区全科医师组建了慢病管理团队,规范管理社区签约居民的慢病,共同为社区中的患者服务。

  与此同时,北京朝阳医院作为核心医院,对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社区医疗绩效考核,这让社区有了全新的考核机制,大家不再“吃大锅饭”。不仅如此,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内部还建立了信息化平台,在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实现慢病患者的病例信息的共享。

  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实现“拍片在社区、诊断在大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在医联体建立的基础上,筹措建立了远程影像诊断中心,以放射影像诊断为突破口,推进医疗业务的区域紧密协作。

  远程影像诊断中心成立后,让患者可以就近在社区服务中心“拍片”,北京朝阳医院放射医师可通过互联网,远程阅片并及时完成放射诊断报告。也就是说,患者的每一张放射影像诊断报告都会由北京朝阳医院放射医师书写。

  远程影像诊断中心

  医联体内在线阅片、诊断、疑难影像会诊这种模式,保证了放射诊断水平的同质化,提升了社会医疗效率,基层与大医院的紧密合作,也推进了社区医疗质量的提高。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主任蒋涛表示,目前,北京朝阳医院每天为社区医院出具放射诊断报告120-150例左右。“北京朝阳医院单独安排高年资住院医师为社区出具影像报告,社区医师半个小时就能拿到影像报告。”蒋涛透露,医院未来会不断增加影像科检查和诊断人员,当然这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投入。

  朝阳医院医联体将成为利益共同体

  众所周知,影像检查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在许多疾病确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放射影像检查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临床医师对于疾病的确诊。影像放射和检查结果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投照技术和阅片质量。为了全面提高放射影像诊断质量,北京朝阳医院放射技术专家对医联体成员医院的放射技术人员进行前期培训,规范投照技术、操作流程、保证了摄片质量。

  童朝晖透露,目前,有两名医联体成员单位的放射技师,正在北京朝阳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短期培训,此外,还有一名社区放射医师,在这里进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下一步,北京朝阳医院将进一步拓宽远程医学影像中心的学科覆盖面,开展病理、检验等原创医学诊疗服务。

  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的创新并不仅限于此。童朝晖表示,朝阳医院紧密型医联体未来将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各医院隶属关系、考核方式等都不同,形成利益共同体并非易事。朝阳区卫计委副主任杨桦提到,下一步将从“技术型紧密”作为切入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联体内人员统一调配。“大家的设想是,未来朝阳区内相同专科的医师会被组织起来,医疗资源有望进行重新配置。”杨桦说。

  随着紧密型医联体的成功推进,越来越多的患者留在基层,但在童朝晖看来,这并不意味着大医院“吃了大亏”。“大医院看似病人在减少,但实际上分流出去的是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留下来的是疑难危重症患者。”童朝晖说。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