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曝光平台 > 过敏性鼻炎泛滥,罪魁祸首是谁?

过敏性鼻炎泛滥,罪魁祸首是谁?

2017-09-16 来源:鼻炎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一项由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于2015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在城市地区约为7.2%,在农村地区约为6.2%。

  过敏阴影

  在8月25日宣传三北地区过敏性鼻炎病情的一场直播中,今年46岁的何彦冰头发触电般炸起,压也压不平,他只能不时用手梳理并对镜头报以苦笑。这是他过敏导致的症状之一。

  何彦冰是陕西榆林人,他在1992年就患上了过敏性鼻炎。2006年,已经令他痛苦万分的过敏性鼻炎发展成了季节性的哮喘,病情雪上加霜。每年发病这段时间,被他称为“悲情六月,痛苦七月,黑色八月,夺命九月”。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教授在2006年进行的一项以1096例患者为样本的研究显示,有47%的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将在9年内发展为季节性哮喘。

  在微博上,何彦冰记录下了最近一次哮喘发作的感受:“整整三个小时,不停的擤着鼻涕,眼睛、耳朵、喉咙痒到你抓心挠肺。三桶纸巾,1200抽依旧不够用……这是要连脑浆擤出来的节奏哇。”

  何彦冰的痛苦并不缺乏感同身受者。财新记者获得的一份《榆林市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榆林市过敏性鼻炎现患率为21%。榆林市卫生局也在一些公告中证实,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该市过敏性鼻炎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在榆林之外的鄂尔多斯和呼和浩特,关于当地过敏性鼻炎的讨论贴每个夏天都会在贴吧大量出现,“鼻炎又犯了”是这些讨论帖里重复率最高的句子。有前来北京就医的呼和浩特患者向财新记者表示,在他身边“十个里有三四个都有过敏性鼻炎。”

  可资对比的是,一项由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于2015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在城市地区约为7.2%,在农村地区约为6.2%。

  “身边的鼻炎患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何彦冰对财新记者说。身为榆林市政协委员,他几乎年年都向政协提交重视本地过敏性鼻炎病情的提案,“我要为子孙后代争取一个自由呼吸的权利”。

  2014年,何彦冰发起成立了“榆林过敏性鼻炎自救联盟(下称自救联盟)”,最多时吸引了超过500名本地过敏性鼻炎患者加入社群。随着来自内蒙、山西的病友不断增多,该社群也改名成了“三北过敏性鼻炎自救联盟”。

  在自救联盟的微信群里,分享病情和防护方法,已经成了每日的例行议程。凌晨时分的群里也不太平,总有人突然发出信息抱怨“又被憋醒了”。

  已发展为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更差,窒息感如影随形,“即使张嘴大口大口吸气也不够”。由于哮喘发病时不能躺卧,有群成员说自己只能“靠在床头睡到天亮”。

  此外,每年的各类哮喘药物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在群里,病友们热衷于讨论更实惠的药物组合。久病成医的资深患者指导新人用药,新人也几乎默认了治疗过程的“长期而艰巨”。

  为了避开过敏原,许多人只能选择逃离榆林。最近的躲避点是陕西西安。群成员韦先生说,他在六年前就已举家搬迁到西安,但是如今西安“也不大行了”。更多人受制于家庭和工作,只能在过敏反应最严重的时候外出躲避一段时间,“工作孩子都顾不上管了”。

  元凶沙蒿?

  自救联盟的成员一致认为,是沙蒿导致了本地高发的过敏性鼻炎,“做过敏原测试都是蒿类植物过敏”。为了证明过敏性鼻炎与当地沙蒿的关系,自救联盟曾深入榆林郊区的沙蒿地,摘下鼻罩亲身测试过敏反应,结果大多数人“五分钟就不行了”。

  据财新记者查询,当地医院的相关研究纷纷证实了沙蒿与过敏性鼻炎之间的关系。2002年4月至10月,在当地二甲专科医院榆林痔瘘医院的曹绥平医师团队对201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了过敏原皮内试验,结论为大籽蒿花粉在花粉过敏症患者中过敏率达到87%。

  榆林神木县医院联合北京协和医院从2003年至2006年的连续观察也确认,神木县及周边地区夏秋季(7—9月)的花粉量超过全年总量的80%,主要组成就是蒿属植物花粉;夏秋季花粉症患者最主要的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其中97.31%的患者罹患过敏性鼻炎,超过40%的患者出现哮喘。

  榆林之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2013年公布的一项以612例花粉症患者为样本的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显示,该地蒿属花粉为绝对优势气传花粉。呼市一项2008年到2012年花粉飘散量变化与花粉症相关分析结果也证实,蒿属植物为呼和浩特近年来最重要致敏原。

  上述研究所指“蒿属植物”,被患者认为主要是当地常见的“沙蒿”。沙蒿属于菊科蒿属植物,分为多个品种。三北地区常见的有白沙蒿和黑沙蒿,后者分布最为广泛。

  沙蒿哪里来?除各地原生蒿属植物外,飞播造林也是一个来源。公开资料显示,位于陕西榆林和内蒙鄂尔多斯之间的毛乌素沙漠,是中国治沙造林的重点工程。根据榆林市林业部门的2014年的公开回应,榆林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沙蒿等植物飞播造林种草,至80-90年代飞播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白沙蒿保存面积10多万亩,黑沙蒿保存面积400万亩左右。

  鄂尔多斯林业局2016年也公开确认,从2000年至今,白沙蒿始终是鄂尔多斯市周边沙漠飞播造林种子之一。截至2016年,当地白沙蒿面积约18.34万亩,黑沙蒿面积约3797.37万亩。

  而在地理上,陕西榆林与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地处于完全邻近的区位,榆林正位于内蒙的下风位置。同时,根据内蒙古林业厅信息,沙蒿也为内蒙赤峰市、阿拉善盟在列重要飞播植物。

  “榆林遍地都是(沙蒿),沙漠里全是,”自救联盟中,有患者向财新记者描述榆林市的沙蒿分布景象道,“不光是郊外,就连市区,只要是没有被绿化覆盖的地方,沙地、院子、平房房顶都是。”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教授向财新记者坦言:“到这个季节,八月到九月,整个内蒙古这么长一段、黑龙江、辽宁、山西……就整个长江以北的地方,哪都是重灾区。就是本地最最常见的蒿草的问题,所有这些地方的过敏都是以蒿为特征的。”

  但尹佳同时认为,三北地区的过敏性鼻炎高发问题,“跟它们当地的绿化关系不大,因为它就是这片水土植物分布的特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