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该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已被心血管病学国际权威杂志《循环》(Circulation)接收并获得同期重点编辑评论,将与本届大会同步发表。
巴塞罗那当地时间8月27日下午,这一年度盛会最受瞩目的学术专场——最新突破性研究专场(LateBreakingScience,LBS)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能够容纳5000余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大家都翘首以盼即将在大会上发布的今年全球范围内为心血管领域未来发展带来重大突破的学术成果。
当地时间下午14:15,何奔教授携EARLY-MYO-I最新研究成果登上了2017年ESC的LBS发布讲台。EARLY-MYO-I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比较“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AF-PCI)”与“直接介入治疗(PPCI)”两种治疗策略,对于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何奔教授现场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症状发作6小时内、介入治疗相关延迟超过1小时的STEMI患者,与现有指南推荐的优先直接介入治疗相比,先给予半量阿替普酶溶栓,溶栓成功后3-24小时行早期介入治疗两者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先溶栓再介入甚至比直接介入治疗获得了更优异的心外膜和心肌再灌注水平,临床硬终点也有改善的趋势,虽然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急性心梗病人如果没有条件做直接介入治疗,应该如何处理?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的疗效是否相同?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0万新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严重威胁国民健康。
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是“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早期再灌注治疗,即尽快恢复心脏的血流供应是根本。传统的再灌注治疗方法有两种,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前者是通过静脉给予溶栓药物达到减轻或消除心脏冠状动脉内血栓的效果,后者则是直接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处运用支架或球囊扩张,从而使血流再通。
由于直接介入治疗的疗效较单纯药物溶栓可靠,再次梗死的发生率较低,故随着心脏介入技术和器械的发展,直接介入治疗策略逐渐成为STEMI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案,也是国内外治疗指南的I类推荐。
然而,不同于严格条件限制的临床研究,现实医疗场景常常复杂多变,以我国为例,由于疆域广阔、山区偏远地区占比大、经济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等多方面原因,我国STEMI患者接受直接介入治疗的比例不到1/10,而这部分接受了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在指南规定的时间窗口内接受及时的治疗。
因此,真实世界中有很多患者在等待介入治疗的过程中错失了及早再灌注的最佳时机。这也就是我国尽管介入治疗明显增长,急性心肌梗死总体死亡率没有相应降低的原因。
针对这个临床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何奔教授带领仁济心内科团队自2011年起开展了系列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的新策略,有机结合了药物溶栓治疗的“快”和直接介入治疗的“稳”,为无法获得及时再灌注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
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仁济心内科联合国内7家心血管中心实施了EARLY-MYO-I研究。此次最终研究成果的发布,证明了“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立体强化了对整个心肌梗死抢救过程的认识,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导,根据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地理交通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技术可及性的情况,采取最有益于患者的治疗策略的医疗理念,对世界范围的心肌梗死救治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因此该研究在会议预告阶段就受到了国际心血管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胸痛中心的背景下,EARLY-MYO-I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各级心血管医师更好地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策略选择,同时也为未来我国心肌梗死分级医疗资源布局和网络化救治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