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三伏贴,冬病夏治正当时!

三伏贴,冬病夏治正当时!

2017-08-15 来源:伍伍医药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药物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敷贴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既有药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医生提醒,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三伏天养生保健不容忽视。

  三伏至,正当时!

  一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

  “所谓冬病,指好发于冬季或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因冬季阴盛阳衰,患者机体也多为阳气不足,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或加重。

  而夏治原理,则是三伏天自然界及机体阳气最旺,通过中药贴敷、针灸等措施,温阳散寒、运脾燥湿、活血通络,使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或缓解,也能提升机体免疫力,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二

  如何治?

  贴敷“三伏贴”是冬病夏治常用手段,由温阳通络等疗效的中药制成,针对不同疾病,贴敷在相应穴位治疗。冬病夏治以“三伏贴”为最佳,这种方式有4大优点: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冬病夏治一般以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3年。为巩固疗效,病人最好于冬至日到医院复诊。

  三

  三伏贴是什么?

  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法,源自于清朝。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四

  敷贴疗法有用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药物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敷贴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既有药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

  敷贴后,中药可通过皮肤的吸收,经脉的循行,直达病所,或输布于全身,从而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脏腑安和,阴平阳秘。同时药物敷贴后,穴位受到一定的刺激,通过经络调整也起一定的治疗作用。

  从现代医药学观点来看,药物敷贴后,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起作用。

  

  三伏贴治疗疾病范围

  1.呼吸疾病:虚人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等。

  2.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儿科疾病:遗尿、厌食等(虚寒性)

  5.骨科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软组织劳损。

  6.其他疾病: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

  

  注意事项

  1、一般人贴药后会感到局部很热,还发痒,这属于正常反应,可以不管,有人贴后会局部起泡,这多发生在皮肤娇嫩的孩子身上。如果疱小,涂些碘酒,避免感染即可。如果疱大,要到医院用消毒针管将疱内液体抽出。一般一周以后,起疱处会结痂脱落。据观察,起疱的人疗效更好,因为这类人药物渗透吸收得好。

  2.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

  3.敷贴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绷带固定等其他封固方法。

  4.贴药后,应随时注意药物的过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用,并予以及时处理。

  5.小儿使用敷贴疗法时,要注意做好护理,防止小儿将药抓掉或抓破皮肤。由于小儿皮肤娇嫩,贴药时间可适当缩短。

  6.贴药后当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及辛辣刺激之品。另外,贴后6~10小时内不要洗澡。

  七

  治疗方式

  头伏开贴为宜,头伏、中伏、末伏每伏需贴一次,每次贴敷间隔10天,人每次贴敷时间为2到6小时,儿童尽量不超过两小时。

  注:55药品超市各大药房有售。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