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服务需求旺盛,社会力量投资潜力巨大。按照部署,国家卫计委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政策环境。”
8月10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召开例行发布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做出上述表述。
据介绍,在过去一段时间,国家层面从从社会办医空间、规划、审批、资源获得等方面给予了一定支持。比如国家卫计委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要求将社会办医纳入相关规划,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此外,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面,省级和市级层面的重点专科项目也有相应资金支持社会办医。在新农合定点医院方面,要求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纳入到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焦雅辉称,目前已初显成效,社会力量在医疗领域的投资总量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社会办医机构有44.4万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45%;社会办医院有1.69万家,占医院总数的57.2%。2011年至今,公立医院数量基本持平,社会办医院数量累计增长100%。
近日,国家卫计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将从十个方面继续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
首先是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设置审批,实行备案制。国家卫计委法制司副巡视员龚向光介绍称,在养老机构内设诊所,主要是因为现在中国养老机构发展很快,老年疾病较多,各种各样慢性病患病率比较高。对此,养老机构的内设诊所为了方便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护理等等。“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审批,实行备案制。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做好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督导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利于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在社会办医的方向,国家卫计委尤其突出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办医空间。
据焦雅辉介绍,国家卫计委将在已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宁疗护中心等五类独立设置机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再制定独立设置的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等机构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拓展社会投资领域,推动健康服务业新业态发展。
焦雅辉称,当前我国拥有29000多家医院,近100多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数量非常庞大。但由于专业人员短缺和质量的要求,无法在基层医疗机构开设检验、影像、病理科室。因此需要整合相关资源,集中设置第三方或者二级以上医院的相应资源,对这些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开放,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独立地第三方的检验、影像、病理诊断机构。焦雅辉表示,这不但有利于集中有限的医疗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共享,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还有利于质控,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区域医学影像中心342个,区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是689的,区域病理诊断中心185个,血液透析中心147个,安宁疗护中心13个。焦雅辉称,其中一部分属于二级以上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大部分是由社会力量举办的。
未来,国家卫计委准备新增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等五类独立设置的机构,并起早制定相关标准。
焦雅辉表示,目前社会力量提出申请较多的是健康体检中心和中小型眼科医院。国家卫计委准备针对体检中心专门制定其基本标准,也方便社会力量举办这一类医疗机构,满足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
焦雅辉指出,未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将朝着连锁化、集团化、成规模方向发展,因为“有利于质控,有利于资源共享,也符合成本效益。”
此外,未来我国还会进一步提升医疗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据国家卫计委法制司副巡视员龚向光介绍,对于外国医疗机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合资或合作形式设立的诊所,国家卫计委将放开外方投资股权比例不超过70%的限制。
而据介绍,下一步我国还将加快推进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进一步简化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程序,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妇产科医师执业证书与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两证合一”;是清理医疗机构审批中的一些无谓的证明材料。
此前有媒体曾经曝出有民营医院通过虚假国家救助工程,声称自己是定点医院,把患者骗到医院开出大处方,使用不规范的医疗手段。在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的同时,如何加大对民营医院的监管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就此问题,国家卫计委发言人宋树立回应称,国家卫计委已注意到该事件,并派出有关人员进行督办指导调查工作,目前调查还在继续进行当中。宋树立强调,国家卫计委始终高度重视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工作。在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不断地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同时,宋树立指出,不管对于公立医疗机构还是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在监管上都是一视同仁。尽管在部分审批层面会进行“放松”,但同时,还要加强服务、管理,要把事先的审批变为事中事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