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聚焦医改 > 浦东:找准切口 抓住支点 务实管理,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浦东:找准切口 抓住支点 务实管理,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017-08-04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2013年,浦东新区支持我中心建立了全科医生实训中心和教学中心,成为上海市全科医生实训和评估基地。连续3年对浦东新区所有在册的1300余名家庭医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家庭医生做出星级评定,作为居民签约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与绩效收入挂钩。

  从2010年起,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整体政策架构下,以重点人群为切入点,坚持分类分层原则,探索“全专结合”的诊疗模式,依托信息化平台,以提升全科医生能力水平和激发团队内部改革活力并重,取得一些工作成效。

  一、人群分类、找准需求,提高签约服务的“精度”

  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就要让居民的健康需求得到切实的满足。而现阶段存在全科医生数量不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各不相同的情况。

  我们在实践中遵循了“人群分类、服务分层、助理协同、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健康需求以及家庭的自然属性,将社区居民分为Ⅰ、Ⅱ、Ⅲ类人群。

  Ⅰ类人群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服务对象;Ⅱ类人群,即重点人群的家庭成员;Ⅲ类人群,即除去Ⅰ、Ⅱ类人群的其他社区人群。对于Ⅰ类重点人群,我们做到“一对一”签约,责任到人,优先解决医疗需求;对于Ⅱ、Ⅲ类人群,我们按居委分区,责任包干,特别做好慢病筛查管理。

  通过对服务人群的科学分类,借助家庭医生签约,给予针对性的服务和干预,提高我们服务的精准度。

  此外,我们在服务中还引入了家庭医生助理员的角色,协助家庭医生把签约服务做细、做实,全科团队内部的合理分工,提高了服务效率。“分层分类、点面结合”的签约服务模式,既有助于实现有限的医务人员全覆盖参与开展家庭签约服务,又有效满足了居民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截至3月底,我们管辖社区6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的签约比例达到了42.16%。

  二、配套落实、延伸服务,拓展签约服务的“广度”

  按照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设计,一些群众得实惠的配套措施得以落实,居民签约后可从家庭医生服务中得到慢性病长处方、延伸处方、上级医疗机构专家号源、医保支付比例倾斜等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让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得到更便捷的药品支持,让急症的患者在社区得到优先的诊疗流程,让社区首诊的患者得到诊疗费用的优惠,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

  居民就诊下沉社区的趋势显露,目前我们社区“1+1+1”签约组合内的就诊比例达到83.79%,组合内签约社区就诊率达到65.98%。

  同时,在我们社区还有很多商住楼宇,以白领青年为主,这也是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要内容。自2015年底,我们以全科团队的形式参与进行浦东新区假日酒店健康功能社区的建设,提出“五个一”的功能社区建设目标,即“一个全科团队,一份健康档案,一次健康体检,一份评估报告,一个网络平台”。

  功能社区的签约模式,注重满足楼宇、企业等各个年龄层次的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和健康评估。随着配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我们立足基本需求,关注特定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广度不断拓展。

  三、院校合作、全专接轨,提升服务能力的“高度”

  家庭医生技能提升是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根本保障。为更好加强医学院校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推动医疗联合体的分工协作,自2013年起,我中心在全市率先挂牌成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紧密合作,开展了“中山—潍坊”教学门诊,以祝墡珠教授为主的全科医学专家深入社区、言传身教,在我中心已带教规培全科医生20人,进行教学门诊人次4000多人次。

  目前,这一模式在上海已拓展到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规范带动全科诊疗能力的提升,使得三级医院专家能够真正“沉的下、做的实、托的准、可持续”。

  我们开展区域医疗机构联合协作,着重建立社区的心血管内分泌等多学科的专病协作门诊,家庭医生做到在服务中专科跟师学习、拟定分级诊疗共识,通过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的深度合作,打造了全专结合的服务模式,持续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和依从性。

  四、外强保障、内建机制,呵护家医服务的“热度”

  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关键还要做好家庭医生的保障机制,建立良好的内部竞争环境,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获得感和投身服务的热情。

  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浦东新区政府对家庭医生的薪酬给与了重点倾斜,每年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经费1万元/人/年,中心内部也根据标化工作量的情况,对签约服务的重点环节工作量给予系数倾斜。

  参与签约服务的30名全科医生,2016年较2015年个人收入平均增长2.5万。在服务中,为家庭医生的职业发展构建平台,家庭医生中先后有8人次入选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和适宜人才培养。我们还为单身全科医师提供“医师公寓”,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只有让家庭医生“心头暖”,才能保证他们签约服务中“身子热”。

  2013年,浦东新区支持我中心建立了全科医生实训中心和教学中心,成为上海市全科医生实训和评估基地。连续3年对浦东新区所有在册的1300余名家庭医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家庭医生做出星级评定,并对社区居民公示,作为居民签约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与绩效收入挂钩。

  2016年,经实训中心技能评价,浦东新区家庭医生中,五星级家庭医生占8.11%,四星级全科医生占31.8%,星级评定与公示大大提高了家庭医生技能提升的内在动力,也为签约服务和健康管理夯实了智力基础。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重点工作,需要我们冷静分析、审慎实施、务实创新、稳步推进。我们关注科学的签约机制的建立,也关注家庭医生能力的持续提升。我们相信,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基层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定能够助力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国梦的实现!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