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广州某医院发给门诊医生的通知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通知注明,“请大家多使用中药饮片、院内制剂,因西药与中成药已是零加成,请各医生控制好使用数量——中成药及西药不要超过两种,每种只能开一盒;单纯开西药,每次不能超过三种,每种只能开一盒。”
不怪:医院有苦衷
消息一出,各方评论纷纷。有知情人士毫不避讳指出,“我们医院鼓励开饮片,挣钱!”此外,瑞阳制药钟志举也评论,门诊费高了,一次一盒,是在间接让患者多去医院,让医生多拿提成。
该事件曝光、医院被推至风口浪尖。但相关院方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也是被逼的。”从本轮医改全面推开的方向看,不外乎取消药品加成和提升技术劳务价格两项。但以药养医剥离后的空洞真能被技术劳务价格所填补?该医院的通知很明显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不赚钱的事不干——西药和中成药没了加成,就少用;饮片15个点加成还在,鼓励医生多用。趋利避害,本就是经济人的自然反应。“医改的思路没有错,但问题在于配套方案没有完备——首先,公立医院到底是秉承公益性还是走市场路子?公益性就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保证医院、医生合理生存空间;市场路子就不要埋冤医院逐利,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医院凭什么就要做这个冤大头。”相关人士评论。
怪:医院更应顾大家,谋未来
有医生指出,这样做,偏远地区慢性病人首先“遭殃”——去一次医院不容易,有时让医生开2-3个月的药也不为过,但医生此时该开还是不开?
也有药师认为,如未来各地医疗系统主管部门严抓药房托管、取消挂号费,将挂号费并入检查费,那么这些医院依靠多开几次药赚点挂号费的手段都使不上劲时,医院又该何去何从?
此外,相关人士也透露,医院明目张胆这样搞,难保将来中药饮片也实行零差价。2017年4月,三明市卫计委、药监局、医保局曾联合发通知力控中药饮片过度使用。从2016年7月起,三明市将饮片报销比例提高到100%以来,仅8个月,就出现医保统筹基金支出增速加快、超大剂量处方骗取医保报销等问题。
医保控费对中成药和西药下了很多功夫。制定重点监控目录,处方点评、公告大处方医生等等。按下葫芦浮起瓢,医院见缝插针,对中药饮片过度使用,很可能会让控费目标功亏一篑,相关人士预测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