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快收好这份祛暑名方!

快收好这份祛暑名方!

2017-07-15 来源:21世纪药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宋代陈师文等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藿香、大腹皮等十几味中药组成;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发热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腻等。中医认为:藿香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并能发散风寒,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香化浊.

  夏季天气闷热潮湿,由于人体的脾“喜燥恶湿”,受“湿邪”的影响大,因此人体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同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腻或黄腻等,中医称之为“湿邪中阻”。古人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多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有些方药留存至今成为一代名方。

  六一散

  ★清暑利湿

  明代刘浴德《内经拾遗方论》方。由滑石、甘草两味药组成;用于治疗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治湿疹及痱子。中医认为:滑石甘淡性寒,能清心祛暑,渗湿利便;甘草味甘性平,既益气和中,又缓滑石之滑降。两药配合,清暑利湿,使内蕴之暑湿从下而泄,则热可退,渴可解,利可止。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利尿、抗菌、保护粘膜等作用。滑石粉有吸附和收敛作用,内服能保护肠壁,外用有抗菌作用;甘草提取物对细菌及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藿香正气散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宋代陈师文等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藿香、大腹皮等十几味中药组成;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发热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腻等。中医认为:藿香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并能发散风寒,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香化浊;厚朴、陈皮、半夏曲行气燥湿,和中消滞;白术、茯苓健脾去湿;大腹皮行气利温;桔梗宜肺利膈;生姜、大枣、甘草调合脾胃。诸药合用,共成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银花感冒颗粒虽治感冒但对应的症状不同。

  紫金锭

  ★辟瘟解毒,消肿止痛

  本方源自宋?王璆的《是斋百一选方》,原名太乙紫金丹、玉枢丹等,《外科精要》始称为紫金锭,明代开始增加雄黄、朱砂。故本方由山慈茹、五倍子、千金子霜、红大戟、麝香、朱砂、雄黄组成;内服多用于中暑、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厥惊风等;外治多用于疮疡肿毒、喉风等病。

  中医认为:方中重用山慈姑以清热消肿、化痰散结,并能解毒;配伍麝香芳香开窍,行气止痛,共为君药。千金子霜、红大戟逐痰消肿,五倍子涩肠止泻,雄黄化痰辟秽解毒,朱砂重镇安神,俱为佐药。总之,本方不仅能开窍化痰,辟秽解毒,并有缓下降逆之功,可用于腹痛、呕恶、泄泻等证;外敷治疗疮疖肿、虫咬损伤、无名肿毒,以及痄腮、丹毒、喉风等,有消肿散结之效。需要注意的是本方中千金子霜、红大戟等均为通利迅疾而有毒之品,不可过量或久服。因麝香性味芳香走窜,故孕妇忌服。

  清暑益气汤

  ★清热益气,化湿生津

  金?李杲《脾胃论》方。由黄芪、麦冬等十三味中药组成;治疗体弱受暑引起的头晕身热,自汗心烦,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闷身重等。中医认为:方中人参、黄芪益气固表;苍术、白术健脾燥湿;黄柏、麦冬等泻火生津;陈皮等理气渗湿;当归养血和阴;升麻、葛根解肌升清;甘草和中。配合成方,共奏清暑化湿,益气生津之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