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聚焦医改 > 终结“以药养医” 北京公立医院踏上新生存之道

终结“以药养医” 北京公立医院踏上新生存之道

2017-07-14 来源:中国数字医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北京公立医院执行5300多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大多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他称,北京将陆续规范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并科学调整收入结构和支出分配方案,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工作的价值。

  67岁的潘莲英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之前总去大医院开药,“现在药钱每月能便宜200多元,不过,挂知名专家号自己得掏60元。”

  她说,社区医院如今也能买到一样的药,而且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连一块钱的医事服务费都不收啦,像我这样的老病号去社区医院更划算。”

  患者享受如此“让利”,得益于北京今年4月8日起全面实施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本轮医疗改革剑指“以药养医”。取消临床用药15%的政策性加成,根据出诊医生层级、门诊号源稀缺程度设立“医事服务费”,切断医院和医生对“开药增收”的依赖。同时,药品实施阳光采购,引导北京同类药品价格处于国内较低水平。

  这样的改革2012年下半年就开始在北京五家公立三级医院进行试点。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大量的数据测算、分析以及试点经验的积累,北京从今年4月8日开始全面实施医疗改革,涉及3600多家在京医疗机构。

  改革保持北京医疗费用总量基本平衡,价格水平“一升两降”:上调床位、护理、一般治疗、手术、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降低CT、核磁等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降低药品价格。

  “从医改两个月的效果看,总体平稳,符合预期。”高小俊表示,只能说医改取得了初步成效,重要的是,医改倒逼公立医院停止“以药养医”,探索新的生存之道,建立新的体制机制。

  所谓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包含医院收入结构的调整以及对患者就医行为的引导。

  多年来,中国公立医院收入有三个渠道:财政拨款、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和药品加成,其中药品收入占据大头。

  此次医改的切入口是“腾笼换鸟”,即在取消药品加成后,调整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

  记者了解到,医改实施两个月来,在首批调整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药品总收入大幅缩水的情况下,北京各医疗机构收入未出现普遍下降。

  像朝阳医院这样的“老牌儿”医改机构有盈余自不必说;像北京妇产医院这样的新晋医改机构,收益也略有提高,5月份门诊、住院医疗收入同比增长均超9%。

  此次医改另一大亮点是“全民看病找专家”怪象大有改观。两个月来,分层级医事服务费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专家号“降温”,知名专家就诊人次同比下降14.8%。与此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升温”,门急诊量同比增加7.6%。

  “这符合医改预期。”高小俊表示,2016年北京地区医疗机构的门急诊量达2.49亿人次,其中大医院里有三到五成患者仅是取药,造成了专家资源的浪费。而医改后,分级诊疗的态势逐渐呈现。

  这正是医改让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的应有之意。高小俊表示,今后,大医院的重点是诊治疑难重病、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需提升服务能力。

  谈到北京医改的未来,高小俊表示,医改是世界性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北京的医改仅迈出了第一步。

  目前,北京公立医院执行5300多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大多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他称,北京将陆续规范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并科学调整收入结构和支出分配方案,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工作的价值。

  “继续实施医疗、医药、医保联动,让患者得到更多实惠。”高小俊指出,在医改实施过程中,患者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能改都改,不断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