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聚焦医改 > 医改论谈| 未来10年中国社会办医的四大趋势

医改论谈| 未来10年中国社会办医的四大趋势

2017-07-14 来源:天津医保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医联体建设仍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话,医联体仍将存在不确定性,如何整合是一个大问题。医联体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形成的体系框架,似乎对社会办医疗机构产生一些影响。

  2017医改落实年,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速,医联体纲领性文件出台,大型公立医院在占据传统优势地位的同时,以帮扶姿态进入基层医疗市场。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办医空间还有多大?民营医院如何应对协同与整合趋势?

  6月16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健康界传媒、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特别支持的健康界2017熵量大会在京启幕。在主论坛的高峰对话二环节,九悦医疗董事长郭跃、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冯唐、BCG波士顿咨询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夏小燕、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泰禾医疗集团总经理潘红共聚一堂,共论社会办医新格局。

  陈仲强:社会资本要注重塑造品牌找准定位

  过去的说法是“公立医院为主导、民营医院为补充”,现在的说法是“公立医院为主导、民营医院为辅助”,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提供医疗服务的倾向非常明确。但在现有体制机制下,未来十年,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的格局不会变化。但考虑到公立医院难以满足公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国家会越来越重视社会办医疗机构。这就为社会办医提供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医联体建设仍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话,医联体仍将存在不确定性,如何整合是一个大问题。医联体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形成的体系框架,似乎对社会办医疗机构产生一些影响。患者一方面希望能够到医疗机构治愈疾病,另一方面希望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社会资本如何形成品牌,至关重要。

  医联体、双向转诊政策的出台,对社会办医来讲是很重要的。例如,北大国际医院外地专家很多,跟随专家来的患者也很多。这为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了一个启示。

  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北大国际医院提出了三个定位:一是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二是借助很多优秀的专家群体,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三是提供高端医疗服务。一些社会办医疗机构希望形成完全靠患者自己掏钱的服务主导模式,这是一个误区。

  夏小燕:社会资本与商业保险相伴相生

  首先看一组数据,2005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只占公立医院总量的1/5,患者数量不到5%;10年后,社会办医疗机构已经超过了公立医院数量,但患者数量仍处于15%。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翻了5倍,但患者数量仅翻了3倍。这组数据说明,尽管社会办医疗机构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质量发展步伐相对较慢。

  我认为德国的社会办医经验具有借鉴意义。德国主要做了三件事来改善社会办医质量。一是连锁集团化,整合相对较大的医疗集团;二是抓医疗质量,使其透明化;三是探索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

  我认为,未来的10年,社会办医会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形成四个趋势。垂直化、整合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横向整合是将来会出现大型医疗集团;纵向整合就是医联体,即不同等级医院之间的整合,社会办医疗机构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与公立医院合作等。

  垂直的整合是针对患者进行不同价值链的整合,从诊断到治疗、康复,提供一条龙服务。

  另一个跨界趋势是与保险结合,以及线上、线下互联网医疗的趋势,也将与保险结合。在中国,商业保险与私立医院是并生的,未来,针对专科疾病的保险品种,配合专科医院的发展,会形成一个互动模式。

  互联网医疗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中国政府对互联网医疗有政策限制,但同时鼓励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网医疗。基于初级诊疗机构的疾病管理,也是采取互联网医疗模式。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都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盘仲莹:民营医院最难的问题是招聘患者管理人员

  大家经常说中国社会办医鱼龙混杂,但我认为和睦家是一个例外。我就说,鱼与龙两个物种,放在一个池子里,一定是错误的。

  在中国,没有“飞龙级”的超级医院。那么,什么样的管理人员才能管理一家百亿级医院?医院管理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难点不在于招聘医生与护理人员,最难的核心是招聘管理病人的人员。这种人才既能够做到了解独特的医院文化,还能够在中国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下,让医院良好地运营与生存下来。

  未来,我想带领和睦家医院成为一家潜龙入渊的医院。我相信,未来一两年我们就能实现这个目标。

  潘红:医联体把民营医院生存空间挤成一条缝

  2015年,中国民营医院数量超过了公立医院,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还没有开始。在整体格局上,尽管民营医院数量很多,但质量上还差得很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营医院的春天远未到来。一是人才瓶颈问题很难解决;二是支付方式没有完善;三是政策风险仍旧存在;四是民营医院留人比较困难。

  我认为医联体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模式。医联体靠着虹吸效应把三甲医院越做越强,留给社会办医的空间非常小,可以说只给社会办医留了一个缝。即让民营医院做公立医院不能做、不想做、不屑于做的事情。换而言之,这个缝就是要拼服务。

  我们经常听到利好民营医院的政策,但真正落地的细则在哪里?核心的人才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虽然有多点执业政策的存在,但这场专家与院长之间的博弈还是非常可怕的。

  民营医院真正想挖的专家在公立医院要名有名,要钱有钱,我们实在想不出他们跳出体制的动力。现在很多专家选择“脚踩两条船”的做法,一只脚留在体制内,一只脚跳到体制外。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