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药巨头获中药配方颗粒入场券!华润、中国中药地位恐不保!市场要变?

中药巨头获中药配方颗粒入场券!华润、中国中药地位恐不保!市场要变?

2017-07-07 来源:E药经理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作为中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企业,康美对进入中药配方颗粒这一领地早已经磨刀霍霍数年,现今得偿所愿。接下来将是攻城略地,其必将先在主场广东与华润、中国中药一较高下,从其实力和在中药饮片领域的地位,极有可能在两三年内从华润、中国中药口中拔下巨大份额,成为当地龙头!

  6月30日,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收到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复,同意其在广东省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省内研究生产试点。

  此时,距离广东省发布《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申报指南》、放开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仅仅过了11天。如此短时间内拿到试点生产资格,这背后体现出来的不仅是康美的高效执行力,更是其在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多年的准备和布局所打造的爆发力。

  如今,市场充分打开,康美入局,尽管此次只是省内试点,但根据康美自身的实力以及国家对中药配方颗粒逐渐放开的趋势,不难推测康美不日将拿到全国准入证,在百亿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1.磨刀霍霍

  根据公告,康美被允许对《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第一、二册收载的203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制法标准开展配方颗粒省内研究生产试点,每个品种试生产3批,由所在地市局封样送省药检所注册检验。试点生产品种仅限广东省内医疗机构使用。康美应将试点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及生产工艺等研究资料,参照中药饮片的管理模式,报所在地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备案。

  东兴证券分析显示,以此步骤推算,中药配方颗粒很快将为公司贡献收入。

  在此之前,广东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由华润三九和一方制药控制。华润三九2016年配方颗粒销售在15亿左右,东兴证券数据显示,按照广东地区40%测算,广东销售约6亿。一方制药2016年配方颗粒销售约16亿,按照广东地区70%计算,广东销售约11亿。两个厂家加总规模在17亿~20亿之间,并且还在快速扩容。

  无疑,康美的切入将强势分割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市场。

  作为中药饮片龙头企业,康美很早就已经在中医药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从中药材贸易起家,康美逐渐向上游中药材种植和中药饮片制造延伸。2012年,康美业务营收规模突破百亿,同年开始进行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包括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以及医疗服务、医院销售终端。

  如今,康美已经在云南、四川、吉林、甘肃等地通过与农户合作方式,建立起了超过5万亩GAP和规范化种植基地,同时在中游有亳州、普宁、西宁等多个中药材贸易市场。庞大的种植和贸易网络让康美药业得以把控中药材原料质量,并结合信息化手段,建立起了业内标杆的中药材溯源系统。

  康美本身亦参与制定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和生产管理GMP、小包装等国家标准。同时,全产业链优势使得康美能很好把控成本,抵消价格波动影响。

  另一方面,康美首创的“智慧药房”实现了对医院终端渠道的快速占领。如今,康美已经在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落地智慧药房,与超过150家医院合作。同时,康美药房托管模式已经与超过100家医院药房开展合作。

  相对于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成分复杂,每种中药材从原料质控、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终端质控还是质检,几乎所有环节的标准都有巨大差异。这使得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需要有极强的中药材质量控制能力,对全程追溯管理的要求也较高,而在这方面,康美本身就有极高的起点。

  早在2012年,康美就已投资1000万于“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自动化及在线质量监控技术改造项目”。2016年1月,康美出手投资6.5亿元在中药名称试点城市广东普宁建设中药配方颗粒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新建12条生产线,包含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分装等生产设施。根据公司公告,康美中药年提取能力约达6000吨,预计将开发生产甘草、茯苓、当归、白芍等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品种约450种,年产量约达24亿包。

  2016年9月,康美与重庆化医集团在重庆市南川区共同投资15亿元合作建设“康美药业(南川)生产加工基地”,建成后此加工基地的中药配方颗粒年产量约30亿包。

  业内人士曾评价称,拥有全产业链布局和多渠道销售优势的康美只需要迅速上马中药配方颗粒,便可开始生产。而中药配方颗粒较高的行业门槛也将中小企业排除在外,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东兴证券推算,2015年,红日药业和华润三九在1000吨产能尚未满产的状态下,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6亿、14亿左右。一旦全国准入资格放开,按照康美6000吨产能满产且品种结构合理来分析,预计收入可能达百亿量级。

  2.市场要变?

  中药配方颗粒是医药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之一,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4.84亿元扩张到2015年的近8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40%。在公立医院控费的大势下,拥有“不纳入集中采购、不取消25%加成、不计入公立医院药占比”等政策红利的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仍是“香饽饽”。

  近几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快速增长的另一个逻辑是替代中药饮片,按照这个趋势,如果到2020年中药饮片市场有15%~20%市场被配方颗粒占据,那么预计到2020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在320亿元,2016~2020年五年的复合增速超30%。

  但国家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一直持谨慎态度,这一黄金市场长期被中国中药(含天江、一方)、红日药业(康仁堂)、华润三九(金蟾药业)、新绿色、培力药业5家企业垄断。且6家试点企业获批时间都在十年以上,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市场资源,行业寡头垄断格局明显,2015年,中国中药占据中药配方颗粒40%的市场份额。

  此外,虽然政策有诸多限制,强大的红利还是吸引了诸多企业布局。2011年以来,省级试点逐步放开,吉林敖东、安徽济人、神威药业、华通医药、浙江惠松相继被批准作为省级试点。

  直到2015年底,政策开始放开,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按照征求意见稿,中药生产企业只需经过所在地的省级食药监部门批准,并履行相关程序,即可生产。此后,企业纷纷开始布局,截至目前,已有浙江、江西、黑龙江、安徽、河南、广东放开省内试点,申报通过的企业可以在相应省内进行试点销售。

  随着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试点的成熟,行业标准的逐渐规范和出台,未来行业必将迎来百家争鸣的繁荣增长时期。但目前来看,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一年后再无下文,行业地方保护明显、利益巨大、垄断性严重等情况还亟待解决。

  虽然国家资格未放开,政策何时落地依然没有定论,但不少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已经在打着省级试点的名义开始生产销售。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省级生产试点放开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这个市场撕开入口。

  这对企业是一个积极信号。以康美为例,早在获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前一月,康美药业大股东、高管就连接增持自家股票。受增持消息的提振,公司股价上涨趋势明显,截至6月30日收盘,股价报收21.74元,市值继续居于千亿元之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