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已进入从强基础到提质量,从搭框架到全面建设,从抓单项到综合改革的系统推进阶段,来自大西南的一些医院有哪些成功经验可分享?未来该地区的医院又将遭遇哪些挑战和机遇?
共话“分级诊疗新走向”。6月23日下午,“中国医院院长年会——走进大西南之天府峰会”分论坛上,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部门和大西南多地医疗机构的管理者从不同视角,深入分析了当下分级诊疗的新态势,展示了各自取得的成果。
四川省医院协会会长安劬主持本次分论坛
本次论坛由四川省医院协会会长安劬主持。“‘零加成时代’,我们都在找寻卫生事业的春天。《健康中国2030纲要》里着重提出的五大改革,分级诊疗排在第一位。至今,相信在座各位甘苦自知。”安劬在开场白中很是感慨。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陆晨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陆晨第一个发言。他认为,地理位置和少数民族患者近半等特殊原因,相较于内陆医院,该院在落实分级诊疗过程中的第一个难题,或者说最大的难题就是“患者的依存性和忠诚度不足”。“去年我院下转的患者达到8000余人,但上转的不足300人。反观南京市同年数据,向上流转数是我们的三倍多。”
为尽快实现今年分级诊疗目标,该院找到的办法是选择合适病种作为切入点,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和结核病等。同时,该院新近发起成立的“新疆临床路径联盟”也将对“目标”产生一定推动作用。
甘肃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宁
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宁看来,一些“横向”或“纵向”联合机制固然有用,但对“价值取向”的准确认知才是根本。“搞医联体,大家都在谈服务、责任、利益和管理,但医院内部一定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他表示,因交通成本高,分级诊疗对甘肃有特别的意义。其所在医院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一思路下,“四层医联体”构架和更合理的服务机制并行一段时间以来,医院口碑越来越好,效益也趋于利好。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处长胡瑞荣
“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到以健康为中心并非口号。”与郑宁观点相似,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处长胡瑞荣在发言中以深圳的“罗湖模式”和“镇江模式”为例,解释了为何当下分级诊疗在大城市的某一城区,或某一县市势头良好的原因。
“地方领导直接管理,同级财政支持。”他同时认为,“罗湖模式”最重要的是引入了“医保总额预付”:病人越多,治疗费用越贵,医院医保存余越少——而反过来思考,医院和医生必然会走“以健康为中心”的路子,紧抓预防。
针对当下众议的医联体的“松散”与“紧密”争议,胡瑞荣的建议是“医联体中要有综合,也要有专科,错位发展才会更有活力,更长远,以至于更紧密。”
“办法总比困难多。”他最后表示。
青海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汪晓泊
同为“边疆”地区的医疗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汪晓泊直言不讳,谈及一些分级诊疗落实过程中的“遭遇”的难点。“开始时,阵痛多于幸福感。”她介绍,青海省是全国第一个全省范围开展分级诊疗的省份,但山高路远,病人的“上下流转”难度甚于其它省份。“尤其是急症患者,难以办到的是横下心来让他再转到基层医院。”
她提及的另一难点,聚焦于医务人员。“医院可以给医生一部分津贴,但还是很少,不得已,他们正常工作之外,都会去做些采购冬虫夏草,养藏獒之类的事情。”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王晓明
“做到资源‘下沉’有不少办法,但我们也在等配套文件,毕竟要规避一些医疗风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王晓明表示了以上担忧之后,认为当下最应关注的还有大型三级医院的“虹吸效应”。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助理、医务部部长邹余粮
本次分论坛的最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助理、医务部部长邹余粮表示,“医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过程中,人的态度和理念转变最重要。”他介绍,一年多以来,该院相继“借助”分级诊疗体系,多做了几百例胸痛手术。“大家为什么要联在一起?就因为‘合作、共赢、创新、发展’这个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