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医药会议 > 创新纪:不一样的增长

创新纪:不一样的增长

2017-06-28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借地方面,通过医联体、托管等全面拓展合作发展空间。先后对口支持象山台胞医院,在全省范围内首先开展“民营公助式”托管,与辖区五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成医联体等。

  6月23日,在以“创新纪:不一样的增长”为主题的中国医院院长年会“走进大西南”天府峰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高学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蒋立虹、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孙兆林、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麦一峰、川北医学院院长杜勇莅临开幕式,并进行了精彩演讲。

  高学成:医联体要“别出事、看好病”

  医联体建设在国家分级诊疗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高学成表示,以医联体为纽带建设加强质量安全建设,就是要做到别出事、看好病。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高学成

  据高学成介绍,目前,我国现存的医联体存在形式包括,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其中,城市医疗集团是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为纽带进行合作;县域医共体以三级联动为机制;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是为形成补位发展模式,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则是为了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高学成指出,在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中,保障患者在医联体内的就医安全和质量,医联体必然要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

  他还提到,医院院长在医疗质量中的责任更大。2016年11月1日,国家出台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高学成在解读文件中强调,以前,医院院长主要管运营,医疗质量多是由副院长负责,以后医院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的一把手。

  蒋立虹: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随着医改的深入,一系列让公立医院伤筋动骨的文件出台,倒逼公立医院深化内部改革。在这种形势下,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蒋立虹在讲演中呼吁:对于公立医院而言,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蒋立虹

  她指出,在干事业的过程中,医院要想在一定区域产生影响,必须结合当地疾病特点培育自己的特色专科,竭力形成学科特色。

  蒋立虹介绍,在云南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也带来了具有地域特点的疾病谱。例如,在云南,地中海贫血发病率较高。

  为此,该院实施学科建设重点突破战略中,将血液病学科列入了重点支持科室、项目和培养对象清单,进一步筹备成立了云南省血液病专科医院,设置四个科室,分别攻坚各类贫血、恶性血液病诊疗、出凝血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期带动云南疾病诊疗和临床基础科研水平,力争晋升全国先进行列。

  孙兆林:多举措提高医院质量

  新形势下,如何根据党和政府的卫生方针,结合医院实际,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成为公立医院转型过程中,院长们必须面对的命题。开幕式上,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孙兆林指出,在寻找新的路径中,要将质量放在重中之重,医疗质量必须常抓不懈。

  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孙兆林

  在该院在打造质量效益型医院的做法中,孙兆林介绍到,该院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加强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和动态质量管理;完善以医疗质量和安全为核心的控制体系;认真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

  在具体的措施中,包括应用TQC、PDCA循环和临床路径管理等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认真开展环节及终末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三级质控管理体系;开展季度医疗质量安全检查总结及流动红旗、优秀诊疗组评比;开展缺陷制度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病例分析讨论会、缺陷病历公示、不合格处方公示;认真开展“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工作;加强沟通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加强落实核心制度、MDT建设及远程会诊,不断提高对疑难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等。

  麦一峰:借助外部力量实现医院发展

  开幕式上,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麦一峰指出,在“新常态”下的医疗需求变革中,医疗服务供给正从主要由政府举办向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举办发展。在政府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借助外部力量发展自己是一种策略。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麦一峰

  麦一峰介绍,近些年,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借资、借智、借力、借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借资方面,募集“爱乡资金”、“合作资金”、接受“感恩捐赠”,全面改善医院硬件设施。例如,医院先后接受宁波籍英国皇家内科博士汤宇瀚先生捐资,建造了“汤宇瀚医学中心大楼”;接受宁波籍台商朱绣山先生子女捐资建造“绣山医学楼”。

  在借智方面,先后借智北京协和医院,成立邱贵兴院士工作站,使得医院骨科医教研实力快速提升,荣获并连任第二轮、第三轮宁波市重点学科。借智郎景和院士,创建卫生部四级腔镜培训基地,产科建成宁波大学重点学科。借智国家消化病研究中心,成立“宁波早期胃癌筛查研究网络协作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荣登浙东区域专病中心及宁波市重点学科等。

  在借力方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从战略高度打造医院品牌。

  在借地方面,通过医联体、托管等全面拓展合作发展空间。先后对口支持象山台胞医院,在全省范围内首先开展“民营公助式”托管,与辖区五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成医联体等。

  杜勇:医教协同面临5大问题

  李克强总理曾作重要批示,医教协同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川北医学院院长杜勇

  在川北医学院院长杜勇看来,医教协同自2012年开始实施以来,在微观层面看,面临的5大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第一,医学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未来医生的核心职能不仅限于治疗疾病,还要承担健康顾问、沟通者等多种角色,而当前医学人才的培养上,带有浓厚的“纯治疗型”特征,与患者和社会提出的多种角色需求不相匹配。

  第二,医学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能完全对接。许多医学院校的课程改革仅依靠学校的有关教研组织机构来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知识的编排和课程的设置,离真正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还有较大的差距。

  第三,医学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不够贴近。医患矛盾,招生规模扩大,医学生临床操作机会越来越少,许多操作在学校实验室或实训中心完成,缺乏标准统一和严格规范的临床培训。

  第四,医学教学方式与能力培养不够匹配。如教学安排基本上套用从基础到临床再到实习的“老三段”教学程序,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脱节。

  第五,学校教学管理和医院行政管理不协调。具体到医院层面,本科生临床教学、研究生培训与临床轮训管理部门不一致,具体实施则由各临床科室落实,涉及多重管理体制,牵扯的部门广,存在沟通协调和责任分配的问题。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