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疾病资讯 > 流动人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及防控现状

流动人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及防控现状

2017-06-20 来源:国际新康界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据WHO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约5600万人死亡,其中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8%。同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0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大量研究证明,烟草使用、有害饮酒、不合理膳食及身体活动不足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在我国居民中广泛流行。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并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人口转型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和突出特征。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约为2.46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7.9%,这意味着我国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为流动人口。

  面对如此庞大且迅速增长的流动人口数量,掌握其慢性病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状况至关重要。本文对我国流动人口吸烟、饮酒、饮食、身体活动、超重、肥胖等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以及控制策略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家制定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控策略和措施及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科学依据。

  1、流动人口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及特征

  1.1、行为危险因素

  1.1.1、烟草使用

  吸烟是慢性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010年,吸烟占我国疾病负担第二位,归因于吸烟的死亡风险高达16.1%。

  2012年中国流动人口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以下简称流动人口慢性病调查)结果显示:在18~59岁流动人口中,现在吸烟率为32.5%,其中男性为55.3%,女性为1.9%,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同年,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15~59岁流动人口男性现在吸烟率为46.9%,女性为1.8%。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城市中有较多关于流动人口吸烟情况的调查:Chen等对北京流动人口健康行为进行的调查显示:男性现在吸烟率>54%,女性>11%;Hesketh等对浙江杭州流动人口进行的调查发现:男性流动人口现在吸烟率为51%;Yang等对上海、北京、成都3个城市≥18岁的流动人口进行了吸烟行为调查,发现与移居城市前相比,该人群移居城市后的现在吸烟率明显高于移居城市前(28.4%︰20.8%,P<0.01),说明迁移过程会导致流动人口吸烟行为的改变。

  大量研究还提示职业和移居时间等因素均对流动人口吸烟行为产生影响:男性流动人口现在吸烟率以建筑行业最高(58.6%),女性以商业性行为者最高(41.9%);不同行业人群吸烟率的差异可能是其受到聚集性吸烟行为的影响所造成的;流动人口现在吸烟率在移居后,随城市居住时间增加而上升,最终趋于稳定,可能与移居城市后烟草可及性和生存压力增加有关。

  由此可见,流动人口中男性现在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其吸烟行为与移居时间、工作性质、居住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依据流动人口吸烟行为的流行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控烟工作,尤其将男性建筑行业者、女性商业性行为者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1.1.2、过度饮酒

  据研究估计,我国每10万例死亡人口中约43例死亡归因于过度饮酒,过度饮酒已成为我国疾病负担的第六位危险因素。

  流动人口慢性病调查显示:18~59岁流动人口30天内饮酒率为39.5%,男性为58.0%,女性为14.6%,其中饮酒者过量饮酒率(男性日均酒精摄入量≥25g,女性日均酒精摄入量≥15g)、危险饮酒率(男性日均酒精摄入量≥41g,且<61g,女性日均酒精摄入量≥21g,且<41g)、有害饮酒率(男性日均酒精摄入量≥61g,女性日均饮酒者酒精摄入量≥41g)在男性流动人口中分别为23.6%、6.6%、6.9%,在女性流动人口中分别为6.3%、2.3%、1.5%。禹震等调查北京某城区流动人口现在饮酒率为23.3%,男性为45.3%,女性为3.9%;其中过量饮酒率为21.9%,男性为23.1%,女性为11.0%。霍小宁等对兰州市男性流动人口和城市工人饮酒状况进行比较发现,流动人口酒精滥用现象较城市工人更严重,以平均每日饮酒50ml纯酒精为界,将饮酒者分为适度饮酒者(<50ml/d)和重度饮酒者(>50ml/d),流动人口饮酒者重度饮酒为14.5%,适度饮酒为85.5%;城市工人饮酒者重度饮酒为10.0%,适度饮酒为90.0%。

  调查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行业等因素是流动人口有害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男性不健康饮酒行为明显多于女性;男性和女性不健康饮酒行为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随文化程度提高而减少;各行业中,从事建筑业的男性过量饮酒和危险饮酒流行率较高,有害饮酒率在行业间无显著差异。

  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比超过50%,且对过量饮酒的危害知晓率较低。因此,国家应重视流动人口,尤其是其中的男性、文化水平低者、建筑业人群饮酒行为的健康教育工作。

  1.1.3、身体活动不足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分析,与1990年相比,中国上升幅度较大的危险因素为高体重指数、高空腹血糖以及高血压,上述上升的危险因素不同程度上与缺乏锻炼等习惯有关。

  流动人口慢性病调查结果提示,我国流动人口主动锻炼处于较低水平,经常锻炼率和从不锻炼率分别为19.4%和71.3%;流动人口平均每日静态行为时间为4.9小时,与常住人口成年人静态行为时间相近。调查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行业的流动人口静态行为时间存在差异,其中女性、高年龄段、文化水平较低、制造业流动人口静态行为时间更长。职业劳动是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的主要模式,流动人口静态行为时间因不同职业的劳动强度存在差异而有较大差别。因此,在对流动人口进行身体活动促进宣教时,需在女性、文化水平低、年长人群中深入开展,并结合其职业性身体活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重点关注工作方式以久坐为主的职业人群。

  1.1.4、不合理膳食

  2004年WHO全球饮食和身体活动策略指出不健康饮食主要包括: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高脂、高糖食物)、饱和脂肪(主要为动物性脂肪)、食盐、摄入较少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类食物)、膳食纤维、蔬菜、水果。

  流动人口慢性病调查指出,我国18~59岁流动人口蔬菜摄入不足比率为44.1%,低于农村常住居民水平,接近城市常住居民水平;流动人口红肉摄入过多比率为36.2%,明显高于农村常住居民水平,甚至略高于城市常住居民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流动人口大多从事体力劳动,需要摄入足量红肉以满足机体供能;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对食物的可及性及购买力增强,加之营养知识的缺乏,导致红肉摄入过多。

  刘春霞等对秦皇岛市海港区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流动人口食用油过量摄入比率为83.00%,食盐过量摄入比率为87.67%。该结果与新疆阿克苏市流动人口食用油过量摄入比率(87.04%)、食盐过量摄入比率(82.10%)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流动人口普遍存在高油、高盐饮食习惯。相关部门应重视流动人口健康饮食的教育工作,并采取相应措施规范流动人口的饮食习惯。

  1.2、超重与肥胖

  肥胖不仅是一种疾病,还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可预防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肥胖呈逐渐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体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4%和10.9%,其中男性分别为35.1%和13.5%,女性分别为24.1%和7.3%。在四川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的流动人口慢性病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男性流动人口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8%和9.0%,女性流动人口分别为28.2%和8.3%;宁夏回族自治区男性流动人口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8%和17.9%,女性流动人口分别为27.5%和8.6%。Bi等分性别比较了中国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年龄标准化的超重率和肥胖率,结果显示:男性流动人口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常住居民;女性流动人口超重率与常住人口比较无明显差异,其肥胖率略低于女性常住居民。

  已有文献报道,性别、年龄、行业、经济收入等因素是流动人口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影响因素。男性流动人口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流动人口,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建筑业流动人口超重率和肥胖率最高,制造业最低;收入高的流动人口更易发生超重和肥胖。

  流动人口在城市务工经济收入增加后一般选择“改善”饮食,但由于缺乏健康知识,并未注意“吃动两平衡”,最终导致超重和肥胖。因此,相关部门应针对流动人口开展控制体重的健康教育工作,并重点关注其中的男性、建筑业从业者以及收入较高者。

  2、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控现状

  国内关于流动人口健康的研究,普遍支持一种观点——流动人口应被包括在全民医疗保健系统中。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自2009年开始实施并不断完善。2009年,我国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也明确规定,要将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等特殊人群纳入管理。2013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向全国27个省(区、市)下发了开展《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包括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工作、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机制等七项重点工作。由此可见,国家在政策层面对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已逐步重视起来。

  在实际工作中,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国家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拨款,但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大,地方政府对于掌握其人员情况存在一定难度,流动人口成为了落实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困难人群。研究显示,我国在推进均等化过程中尚存在不足之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利用水平低;政府责任存在低效率且财政投入体系不健全;尚未建立相应政策效果评估体系及激励机制;未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提供各项服务。若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的实现,甚至会进一步加剧流动人口健康不平等程度。

  针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专家对此提出建议:①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②创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方式;③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④优化正向激励机制,并加强政策效果评估;⑤动态监测流动人口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⑥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息登记制度,并完善网上信息系统;⑦营造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将慢性病控制的关口前移。

  3、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流动人口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并接近于城市常住居民流行水平,某些指标甚至超过城市常住居民,而慢性病患病率相对低于城市常住居民。这种现象若持续存在,将可能成为流动人口慢性病迅速发生发展的隐患,最终增加的疾病负担却落在薄弱的农村医疗系统上。

  目前,我国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项重要的改革目标是确保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能够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可见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控工作已逐渐受到国家重视。但是,针对流动人口的慢性病防控体制还不健全,落实还不到位,经验也缺乏。因此,加强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控工作应强化制度建设,落实各部门责任并定期评估,推广试点经验,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将危险因素控制放在首位,做到关口前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