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各大社交平台上,都被一张「宝宝手持节育器出生」的照片刷屏了。
手持避孕器出生的宝宝?
这个名为DexterTyler的宝宝,在出生之前已经有三个哥哥姐姐,其母亲多年节育器也成功避孕,但是这次却没有阻止他的出生?节育器在宫内能跟宝宝共存吗?如果节育器都不能避免怀孕,怀孕有什么方法呢?
为什么有节育器还能怀孕?
放置节育器后的女性是可以正常怀孕生产的,临床上这种现象称为「带器妊娠」。为什么会这样?
要搞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节育器的避孕机理说起。
节育器一般为一种T型的设置,在需要进行避孕行为时进行植入。常用的节育器主要分为铜制和含有孕激素的两种。
一般来说,铜制的截取器是通过释放铜离子,让受精卵无法着床;而根据我们的检索发现,DexterTyler母亲使用的,是含孕激素的节育器,其可以在体内缓慢释放孕激素,和常用的口服避孕药的原理是一致。
宝宝手持的节育器推断是含孕激素的类型
如同口服避孕药无法保证百分之一百的避孕成功率一样,少部分的人群在放置节育环后,仍会妊娠乃至生产。
DexterTyler的母亲,应该属于这种意外的避孕失败,所以造成了「带器妊娠」。
有可能抓在宝宝手里吗?
没有。
子宫节育环,一般放置子宫腔的底部,而生产时的胎儿,位于重重结构包裹(胎膜,羊水,羊膜囊)之中,在这么多结构缠绕下,根本没有办法接触到节育环,更别说把他紧紧握在手中了!
我们查找了多个新闻来源,同时咨询了妇产科的专业人士。终于确定,在这例新闻中,DexterTyler进行的是剖宫产。而娩出胎儿后,手术医生随后探查取出了位置改变(这也是临床常见并发症)的节育环,在手术台上无处放置的情况下,就顺手放在胎儿手中。
而这一具有戏剧性的场景被拍下,并被迅速传播。
到此真相大白,「带器妊娠」甚至生产,都是一种不罕见的情形。但手握节育环,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情形。
或者换句更时髦的说法,DexterTyler被摆拍了。
带着节育器怀孕不罕见
宫内节育器是我国育龄妇女使用的最主要的避孕方法,我们2.30亿采用各种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有1.14亿妇女正在使用各种品牌型号宫内节育器,占所有育龄妇女的49.79%。
而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科技司2008年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其上环五年的平均带器妊娠发生率为2.94%。
也就是说,平均40个上环妇女,就有一个在五年内再次怀孕。
在丁香园论坛很多妇产科医生看到这则新闻也分享了自己观点和意见:
@出走的淡水鱼:
今天跟着教授做了台剖宫产:1.第3/1胎孕38+周待产2.带环妊娠3.疤痕子宫4.子宫肌瘤(子宫峡部11cm大)。
我之前一直觉得带环妊娠的孩子不能要,看来还是需要刷新知识了。实践证明,有孩子可以活到足月。胎盘剥离出来后我在胎盘上左摸摸右摸摸,在胎盘母体面边缘处找到的环,是个爱母环。。
再来就是下段一个10cm的肌瘤,好大!!!
@度冷丁1980:
我在临床上的两年遇到三个带器妊娠的,有两个剖宫产,一个顺产,节育器都附着在胎盘上,万幸没有对胎儿和产妇造成影响,母子平安。
@weitingzhen:
一般带器妊娠都在妊娠囊外,本人临床所见不少,大多经阴道分娩者,在胎儿先露部上方,羊膜囊外。若是剖宫产,B超提示宫内孕有环,一定要把环取出,防止落入腹腔。带器妊娠若不想流产,无论环在子宫哪里,均不能给于取出,以免造成出血流产。
我们这有不少,大多数节育器都在胎盘上,还有的像爱母环这种会嵌顿到子宫肌层,严重的会引起不完全性子宫破裂;甚至有一个最奇特的是圆环套在胎儿的拇指上。
所以说DexterTyler的出生并不罕见,让其登上新闻头条的,可能是他手握避孕器,「谁也不能杀死我!」
带器妊娠的风险和处理
最常见的带器妊娠的不良事件是出血、盆腔炎症性疾病、腰痛、背痛,严重可致宫外孕、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而对于广大医生而言,「带器妊娠」一旦被发现,可能需要大家考虑的更多的是处理的原则:
在早期发现带器妊娠应立即取出节育器并进行人工流产;
不推荐进行药物流产;
在带器妊娠合并宫外孕时,处理原则与常规宫外孕操作相同。
哪种避孕方式最有效?
如果节育器并非一个一劳永逸的避孕方法,那什么方式是最有效的?我们曾在丁香医生里总结过一些避孕方法:
这些不同的避孕方法,在不同场景下使用都会有一定的失败率,这些是需要使用者在使用前就充分理解并知晓的。想要100%的避孕成功率,只有禁欲这一个方法。
孕与不孕,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而决定用何种方式避孕,也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需要交流,决定的。
而在这一过程中,真正体现了每一位育龄妇女,对自己身体的负责和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