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呕吐腹泻,竟然会引起抽搐?什么病这么奇怪?

呕吐腹泻,竟然会引起抽搐?什么病这么奇怪?

2017-04-13 来源:丁香园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腹泻,2天内共呕吐4次,吐出胃内容物,大便日解3~4次,量较多,呈蛋花样、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便,无腹胀腹痛及阵发性哭闹。

  先看一个典型病例:

  简要病史

  患儿,女,15月。

  因「呕吐、腹泻2天,抽搐2次」入院。

  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腹泻,2天内共呕吐4次,吐出胃内容物,大便日解3~4次,量较多,呈蛋花样、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便,无腹胀腹痛及阵发性哭闹。

  1天前有一过性发热,热峰最高达37.9℃(腋温),未予任何处理,自行热退。

  当日下午13:30突发抽搐1次,表现为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口唇青紫、全身抽动,持续约1分钟后自然缓解。

  至急诊就诊,查粪便常规脂肪球+,轮状病毒抗原+;血常规WBC7.9×109/L,N41.1%,L46.6%,Hb133g/L,PLT254×109/L。

  此后再次出现2次抽搐,表现同前,遂住院治疗,入院后查体未发现异常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急查心肌酶谱:CK-MB:52U/L,肌钙蛋白、电解质及血糖未见异常;

  血常规、CRP、hsCRP未见异常;

  肝肾功能阴性;

  尿、粪便常规阴性;

  脑脊液常规: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计数1.0×106/L,潘氏试验阴性;

  脑脊液生化:总蛋白11.98mg/dL,葡萄糖3.27mmol/L,氯化物126mmol/L;

  脑脊液培养阴性;

  头颅MRI平扫及DWI未见异常信号;

  心电图未见异常;

  常规脑电图阴性。

  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以调整饮食结构,低乳糖低蛋白饮食,蒙脱石散、双歧杆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服,补充水电解质及对症处理。

  患儿入院后次日惊厥停止,体温正常,无呕吐,大便次数减少,4天后腹泻好转出院,随访1年余无惊厥发作。

  诊断

  轮状病毒肠炎;

  胃肠炎相关性惊厥。

  胃肠炎相关性惊厥

  胃肠炎相关性惊厥多见于抽搐伴有轻度急性胃肠炎症状并且既往身体健康,无脑膜炎、脑炎、脑病的患儿。

  患儿通常无明显脱水,无电解质、酸碱平衡平衡紊乱,可伴有低热,病程中发生一次至多次惊厥。

  本病最初由日本学者Morooka于1982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亚洲国家及地区、欧洲国家,美国及南美国家亦陆续见到该病的报道[1,2],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有日益增多趋势,但主要见于亚裔人群。

  1.病因

  一般认为胃肠炎相关性惊厥与病毒感染及由感染而导致的免疫损伤密切相关。尤其见于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3]。

  其它如柯萨基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也是重要病原,少数患儿也可由细菌感染诱发,如空肠弯曲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

  2.发生率

  华北地区胃肠炎相关性惊厥发病率占全部住院胃肠炎患儿的1.78%[4],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胃肠炎相关性惊厥发病率可达7.7%。

  3.临床特征

  本病秋冬季多见,尤其集中在10、11、12及1月份,通常在轮状病毒肠炎流行年份其发病率往往明显增高。

  多发于既往健康无惊厥史的6~24月龄婴幼儿,大多为首次惊厥发作,多表现为无热惊厥,部分患儿可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

  多表现为轻度胃肠炎症状,早期有恶心、呕吐,少数患儿呕吐频繁,部分患儿可同时伴有低热,随即出现腹泻,多表现为水样泻,多在病程3d内发生惊厥;

  惊厥以无热惊厥为主,也可表现为热性惊厥(但以低热为主),伴或不伴有轻度脱水;临床以全面发作之强直-阵挛发作类型较为多见[5]。

  4.诊断标准

  既往健康的6月龄至3岁的婴幼儿;

  轻度胃肠炎伴无热惊厥,可有轻度脱水,但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惊厥在1次病程中可单次或多次发作;

  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无异常放电;

  血清电解质、血糖、脑脊液检查正常;

  本病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5,6]。

  5.治疗

  由于本病大多属良性经过,故临床上一般在急性期予以对症处理即可,如减少或去除诱发因素,保持安静,预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止吐泻等对症处理。

  必要时可予以抗惊厥治疗,控制惊厥发作可首选地西泮0.2~0.3mg/kg稀释后静脉注射,一般单次剂量多能控制惊厥发作,必要时30min后可以重复使用。

  6.预后

  国内外多数学者的长期随访资料未见本病有明显后遗症,患儿生长发育及智力水平也未受到影响,其预后良好,一般认为无需长期抗惊厥药物口服治疗[7]。

  小结

  胃肠炎相关性惊厥多由病毒感染导致,尤其多见于轮状病毒及诺如病毒感染。

  本病在轮状病毒肠炎流行季节本病发病率显著增高,需引起重视。

  急性期以对症处理为主(但需注意鉴别诊断,避免误诊),必要时可予以抗惊厥治疗,首选地西泮0.2~0.3mg/kg稀释后静脉注射,一般单次剂量即可控制症状,无需过度治疗。

  本病大多呈良性经过,无后遗症及并发症发生,无需长期使用抗惊厥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