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又称为Tako-Tsubo心肌病,于1990年首次由日本学者Sato正式提出并报道命名的一种新型的以左心室短暂、可逆性收缩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一天清晨,一位66岁男性在海拔2400米的湖边钓鱼时,因突然发生长达3小时的急性胸痛,同时还伴有呼吸困难及恶心而被直升机送往急诊室。持续胸痛而无临床病理表现(SpO2,99%;休克指数,0.9;体温,36.7°C)。既往没有心脏疾病,除吸烟(40包/年)外也无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初步怀疑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立即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认既没有狭窄也没有夹层。血管造影显示广泛左心室(心尖部及心室中部)及基底部痉挛,左室射血分数轻度减小。这些左室壁运动异常与心肌酶的轻微升高不一致(肌钙蛋白I,0.48μg/L[正常<0.09μg/L];肌酸激酶MB,18.7UI/L[正常,<24UI/L])。结合临床表现、无炎性标志物升高、病理病毒检测以及细菌培养等情况,可以排除心肌炎可能。心电图复极改变及左室壁运动异常在4天后自然恢复。因此,可以确诊为左心室心尖球囊综合征,也就是章鱼壶心肌病。
一年后,病人已经戒烟了,但是又因为急性胸痛住进了另一家医院。心电图、肌钙蛋白I、血液样本、超声心动图、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左室容积与上一次检查结果相似。此外,增强核磁可以排除心肌炎。入院4周后,ECG复极改变完全恢复自然,超声心动显示左室壁运动异常完全恢复。一致确诊为TTC复发。
两年后,这位患者在一个寒冷的早晨钓鱼时,又因为胸痛及呼吸困难进了医院。心电图显示T波在下壁导联及V3-V6中倒置。与之前2次相比超声心动、选择性冠脉造影及左室容积显示(肌钙蛋白I,4.06μg/L;肌酸激酶MB,38UI/L)。一周以后ECG复极改变以及左室壁运动异常改变完全恢复。也就是说,钓鱼者发生第3次TTC复发。
24h尿儿茶酚胺、甲氧基肾上腺素以及高血压水平都显示,这3次TTC应该都不是嗜络细胞瘤所引起的。
TTC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多见于压力原因,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复发就更加少见,几乎都是更年期妇女并伴有频繁的不同的左室壁运动异常。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例发生3次复发的典型的心尖TTC的成年男子(小编窃以为……可能跟钓鱼有关系吧)。
Takotsubo心肌病:是一种短暂的心脏综合征,包括左心室(LV)尖部运动缺失和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基底部收缩增强。因发作时LV心尖呈气球样与传统日本章鱼鱼篓的圆形底部和窄口相似而命名(称为“Takotsubo”[章鱼壶])。因许多患者在经历重要情绪事件(如,所爱的人意外死亡、离婚、不利的财经新闻)或机体应激(如,车祸、重大手术、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后发病,因此,该病又被称为“心碎综合征”(不知道这位钓鱼者钓鱼的时候想起了啥)。小编百度了一下发现关于该病的介绍很少。但是,我们大医脉通可是在早前就已经进行了普及全面认识心碎综合征/Takotsubo心肌病。不知道的小伙伴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1.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和劳力型心绞痛。2.高血压。3.肥源性心肌病。
健客价: ¥16.5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9.9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13.5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7.5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10.51.作为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 2.高血压。 3.劳力型心绞痛。 4.控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儿茶酚胺有关或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可用于洋地黄疗效不佳的房扑、房颤心室率5.的控制,也可用于顽固性期前收缩,改善患者的症状。 6.减低肥厚型心肌病流出道压差,减轻心绞痛、心悸与昏厥等症状。 7.配合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病人控制心动过速。 8.用于控制甲状
健客价: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