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南京市卫计委主任孙家兴在1月份的政协分组讨论现场,针对分级诊疗、医联体、新建医院等热门话题做了一系列的点评和回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社区首诊
医保报销力度能否再大一些
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应该是个正三角形,即70%的常见疾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20%多的急症和重病症在二级、三级医院诊治,只有不到10%的疑难病症才会到顶尖的医院诊治,也就是所谓的“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但目前的就医秩序却像个倒三角形,得了病直奔三级大医院,结果是大医院里人满为患,看病排长队,专家号一号难求,而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门庭冷落。为此,南京医改一直在尝试建立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这个提法也喊了多年,但见效不大。
对此,鼓楼医院院长韩光曙认为,大医院看了很多不该看的小病,应该通过分级诊疗来实现病人有序分流就诊,而社区首诊恰恰是分级诊疗的核心。“所以有没有可能,建立南京就诊的新秩序,通过政策引导患者去社区首诊,比如首诊去社区报销的比例会大一些?”此时,一旁的孙家兴插话说“10个点,社区就诊比去大医院多报销10个点”。
“这点小钱,谁在乎呢?”会场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显然,政策的引导还不足以把大家吸引到社区首诊”。韩光曙建议说,“医保报销的杠杆可以再提高一些,比如首诊去社区报销100%,直接去大医院只报50%,还不行,再调一调……”
家兴表示,这需要“三医联动”(医药、医院、医保)了,目前还联动不起来,这方面衔接需要加强。
分级诊疗
如何吸引大家去社区就诊
此次报告中提到了提高基层卫生服务实力,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市级特色专科,也引起了委员的热烈讨论。
南京总医院院长史兆荣认为,百姓不认可社区医院,关键是医疗技术能力薄弱,所以都涌向大医院,这是分级诊疗的难点所在。他认为,如果基层强了,分级诊疗就完成了一大半。“所以要有个机制,让医生愿意在基层干,把守门人角色当好,这个最重要。其次通过医保报销杠杆的调节、医生待遇的提高等,才能让百姓真正愿意去社区就诊。”
据了解,为了解决社区医院能力薄弱的问题,南京推出了医联体,由社区医院和三甲医院结对子,通过帮扶进一步提高社区医院的技术能力,同时实现双向转诊。对此,孙家兴表示,今年,南京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市级特色专科15个,全市48个“医联体”全年下派医务人员400名。卫计委将进行督查,在社区医院考核大医院派了多少医生下来,有多少医生接受大医院培训,有没有建联合病房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一步步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
他透露说,为鼓励患者在社区看病,目前大医院的专家号源已经提前一周向社区开放,社区医生可以提前一周,先于其他人安排号源,安排检查。
配套利好
一批新建医院何时投入使用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均衡南京的医疗资源配置,方便患者就医,南京新建了南部新城医疗中心、鼓楼医院江北医疗中心、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这些医院何时投入使用同样备受关注。
在昨天的两会分组讨论现场,孙家兴透露了这些重量级医院投入使用的时间表。他表示,南部新城医疗中心已经建好,目前正在内部装修,将开设床位1500张,预计7月份投入使用,南京市中医院将搬迁过来。而鼓楼医院江北医疗中心,将在明年启用。另外,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正在和建邺医院办理产权过户,将建成强于综合心血管大专科的医院,春节前挂牌启用。
与此同时,今年还将完成溧水中医院异地新建,同时栖霞区妇幼保健中心建成后整体交给市妇幼。这些医院建成后,将进一步方便市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