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改大背景下,2016年以来,医保的政策变革已经成为了医药行业关注的新焦点。截止目前,已经有20个省执行两保并轨,其余省份将在2017年执行,至2018年1月要在全国实现两保并轨。
随着两保并轨的推进,各省医保工作逐渐转移到了人社部门。在此基础上,人社部9月发布了医保目录合并通知,医保目录明显扩容,对药企而言无疑是又一轮碾压式的竞争,没有进入目录,那将错失政策良机,极有可能被淘汰出局。而在安徽,6家商业保险公司已经介入医保!
同时,医改经验正在被全面推广的三明市及福建省,其设立的医保办“权倾一时”,统筹了医保、招标、药价等多重职能,这是否会成为未来的风向标?
在医保改革如火如荼之时,药品招标和一年相比,也呈现出了颠覆式的改变。在国家层面,首先是药品保障的“国管平台”已全部与各省实现互联互通,所有药品最低中标价一目了然,以往招标中的价格策略完全失效。直接挂网、分类招标、价格谈判全面执行,省级集采逐步被瓦解。
华东四省一市、京津冀、三明等联盟层出不穷,剑指“药价虚高”;安徽二次议价、广西医联体议价遍地开花,甚至闹出了“横幅抗议”事件,企业无所适从;深圳、上海GPO采购在争议中前行,深圳PGO更是抗议之声从未停止;浙江、甘肃已经启用新的招采平台,特别是浙江平台实现三流合一,执行两票制、鼓励一票制,与招标对接上了,企业如何应对?
在医改大变革,导致医保、招标也出现大量新变化趋势下,如何有效开展政府事务工作,也成为了诸多药企共同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