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医患同行 > 解决医患冲突 关键在一个“信”字

解决医患冲突 关键在一个“信”字

2016-12-12 来源:新熹医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医生从内心深处关怀患者、同情患者,那么他的心态也必然反映在自己的举手投足之间,并能被患者及家属感受到。这可能会避免很多的麻烦与冲突。

  医患矛盾——每次说到这四个字的时候,似乎总有些老生常谈的意味,但现如今医患矛盾确实成为全球性问题,如何解决?各国都有高招,但如何探寻出符合我国现状的道路,确实值得所有人深思。

  据美国司法部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所有行业中,执法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是两个最容易遭受暴力侵害的行业。具体而言,医务工作者遭遇工作场所暴力的可能性是其他从业人员的3-4倍。比如,2000年到2011年期间,美国医院发生了154起导致人员伤亡的枪击案。而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近年医患冲突恶性事件频发,并有上升趋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医患矛盾更加突出。在过去的5-6年间,世界权威医学杂志,如《柳叶刀》和《英国医学杂志》等,频频刊文,报道并讨论中国医患冲突。

  面临日益激化的医患关系,如何有效降低医患冲突?欧美国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首先应该严格执法、严惩肇事者。在美国,28%的涉及枪支的袭医事件中,保安人员直接开枪执法。在经常发生医患冲突的地区,医院都配有金属探测器。对有袭医前科的病人,不少医院将之列入特别名单,并在他们再次就诊时候提前通知相关医护人员,以备万一。另外,西班牙为了纪念2009年被患者杀死的一名家庭医生,把每年的4月20日设立为全国反医务场所暴力日,并把袭医定为刑事犯罪。他们还设置专门机构,负责采集各种袭医事件之资料,为法庭提供证据。此一系列措施卓有成效,自2012年实施以来,袭医事件降低了16%。

  然而,大量研究表明,这种严惩的方式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真正长远解决医患冲突的关键,还是要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也就是说:医者有“信”,患者能“敬”。从医生角度主要两点。第一是有信,信者,即“人言无欺”。孔子论政,以为首要是“信”,其次才是丰衣足食,所谓“民无信不立”是也。行医亦然。另外一方面,医生需要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来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著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光。

  为了强调人际交流对于医生执业的重要性,美国行医执照考试中特地设有社会学心理学内容。而从患者角度,对医务人员要有恭敬心。敬是中国文化之重要一部分,比如,翻看秦汉时期成语印章,我们会发现,“敬”时其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需要指出,不少西方医学杂志都曾刊文,强调大众媒体对于建立“患者敬”之重要性。

  首先医生们应该带着一种同情和尊重患者的心态去上班,而不是带着一种愤怒和委屈的心态去上班。如果医生在心里对患者的病痛没有同情,对患者的需求没有尊重,而是将患者视为敌人、负担、一群无知的低素质的人、需要严加防范的对象,那么,这种心态必然反映在他的的言谈举止之间。一旦医生和患者处在一种浓浓的互相防范和敌意中,那么两者间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就必然大大增加。

  反过来,医生从内心深处关怀患者、同情患者,那么他的心态也必然反映在自己的举手投足之间,并能被患者及家属感受到。这可能会避免很多的麻烦与冲突。

  诚然,医患关系有文化、地区差异,我们无法完全照搬他国经验。与欧美医生比,中国医学教育起步较晚,时间较短、医生收入低、每日看病人数却多5-10倍,这无疑加大了医生的不满情绪与消极态度。另外,中国的医院管理系统和欧美也大不同。但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关部门只有充分吸取中外经验,为我所用,才能真正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

  医患本无纠纷,目的都是让疾病消失无踪,让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