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孕妇在剖宫产前吃爽了,结果剖宫产中也吃爽了......
故事是这样的....
妇产科实习的时候。有个孕妇,个头比较小巧玲珑,但是肚子里的孩子比较大,入院检查了一下骨盆情况,临界的样子,家属最终决定要做剖宫产。
不过这个情况因为不属于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所以她的手术安排了接当天的第四台。大概要下午做了。
大家都知道手术前是要禁食禁水的哈。术前禁食8-12小时,禁水4小时。因为她是接台,手术时间不确定,比较不好把握时间,所以连续几个医生都去嘱咐她,可能会等久一点比较辛苦,但是千万别忍不住到了中午吃东西噢。
本来她的手术时间可能会等到下午3、4点。结果她前面排了一个双胎的孕妇,前一天晚上突然憋不住了,夜里做的急诊。加上前面两台都很顺利,于是手术当天1点半她就被推进手术室做准备了。
在病房准备送去手术室的时候,我们还又问了,没吃东西没喝水吧?产妇和家属都连连摇头表示没有。推下去手术室了,麻醉医生再次问的时候,也说没有。于是麻醉医生把麻药开了,准备开始麻醉了——
产妇突然小小声说了一句,那个,嗯,其实我喝了一点点水。
麻醉医生可能是听信了“一点点”,于是还很淡定,继续准备药品,一边问,大概喝了多少啊,啥时候喝的?
唔……11点多喝的吧……喝了……半杯吧……
麻醉医生的手停住了,抬头看了一眼钟,再问,半杯是多少?
其实……其实喝了一杯……一次性水杯那种……
麻醉师深吸一口气,把手里准备的东西都放回去了,怒,不是告诉过你不能喝水的吗!为什么还喝那么多!
因为……因为吃了一个牛油果,有点腻……
刚走进手术室正好听到这句话的主任简直惊呆了啊。术前不断嘱咐禁食禁水,结果2个小时前居然吃了一整个牛油果啊!还喝了一整杯水啊!产妇知道自己做错事儿了,躺在窄窄的手术台上又动不了,说了几句“对不起实在很饿”就开始掉眼泪了。大家看着也难受,明明很怒很怒啊又不能冲准妈妈发火,结果整个手术室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拿出手机,开始百度牛油果……
后来主任和麻醉医师拿着牛油果的图片讨论了半天,决定等一个小时再开始麻醉。在这期间叫家属签了麻醉意外同意书,并且强调这个情况下非常容易有并发症。一个小时后,剖腹产开始啦。可能是个人体质问题,麻醉刚开始不久产妇就开始有反胃的感觉,当孩子拿出来之后就已经发展成为干呕了。为了防止呕吐误吸,那天主任在台上手速简直飞快,恨不能光速关腹。可就是在关腹的最后阶段,产妇表示她快要坚持不住了。
要吐要吐……我听见她在手术单下特别虚弱的声音。
麻醉师凑过来查看了一下情况,鼓励地说,再坚持一下啊马上就要结束了,坚持住别吐啊,牛油果好贵一个呢!
我们在台上都笑了,产妇也虚弱地笑了两声,然后——吐了。万幸的是当时手术只剩最后一点点了,产妇的呕吐也不是特别剧烈,术后并没有出现吸入性肺炎这样的情况。不过因为术中的呕吐,她跟我描述“自己满嘴都是胃酸混合着牛油果的味道”(天~写出来都觉得略酸爽),导致她术后2、3天都没有什么食欲,基本没怎么进食,然后能量营养跟不上,术后第三天开始出现持续的低热,原本剖腹产3~5天就可以出院的,她在病房住了半个月,出院的时候还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然后,她跟我说今后都不想再吃牛油果了。
最后,她老公是做进口水果批发的,出院的时候要给我们送水果,好像原本要送牛油果的,被主任拒绝了……换成了车厘子…
真的要遵医嘱!遵医嘱!遵医嘱!不仅仅是要遵守那些让你吃什么药吃多久,让你戒烟戒酒戒饮戒食这些也!要!听!
医生和病人的目标是一致的,是要把病看好,而不是看坏。如果患者能够与医生及时沟通遵从医嘱,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作为一名素质高、道德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等患者——
您需要做哪些事?
主动向医生汇报您的身体近况
很多疾病都不是通过一次门诊的简单诊疗就可以完全恢复的,病情的恢复需要您和医生持之以恒的配合。
医生治疗疾病的手段常常分为“治标”和“治本”两方面。所以患者诊后回家千万不能因为服用某种药物,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就自行停药或者中断治疗。要知道,很多时候症状的减轻可能只是“治标”的结果,而要真正获得“治本”的目的,可能还需要患者和医生在诊后一起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
疾病治疗没有捷径可走,诊后请将您身体的恢复情况及时告诉医生,灵活调整恢复方案。
固定医生进行长期随访
对您来说,从来就没有最好的医生,只有最适合的医生。
您在门诊时添加的医生,为您做过一系列的检查,十分清晰您的病史,清楚他为您做出的一系列治疗手段。诊前、诊中、诊后是一个完整的诊疗恢复流程,千万不可擅自更换医生,新的医生他不了解您的病史,不知道您的禁忌症,不清楚您曾经病情是什么样的程度,他所能获知的信息只有您十分模糊的口述。在对您不了解的情况下,任何一名行业内顶尖的专科医生为您带来的治疗效果也会远远不如您在医院挂号时遇到的那位对您问诊的医生。
医生对您的病情心里有数,既节约了时间重复对您进行各项检查,也防止了因不了解详细病情导致的疏漏。
预防疾病,比治疗性价比更高
生病是不可避免的,但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防病比治病重要,就好比防火比救火重要一样。火救得再好也会有损失,医生治病再好也难免有损伤。
中国人一般认为,小病无大碍坚持几天就过去了!千万不能这么做,人体在不借助外力情况下自我调节恢复的机能有限,也不可自己盲目服药,是药三分毒,每味药都有相应的服用规范以及适应症禁忌症。不通过医生而自己盲目服药严重者可能会造成肝损害、肾损害、药物性胃炎、溃疡、肾功能衰竭等,其状况不能不让人担忧。
为了防止小病拖成大病,小钱花成大钱,更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当您身体有任何不适的时候,都应该第一时间联系您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