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刷磁卡,看病百姓的身份、诊疗信息便一目了然;取药划价,乡医村医只需pos机简单一划,卡里的补偿金并可抵扣药费。这些过去只能在大医院才能见到的场景,如今在我县医院和许多农村医疗机构都能看见。
县合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参合农民看病只需带着这张“一卡通”医疗磁卡,便可到所在县内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和符合条件的村卫生院就医,且门诊或出院结算时凭卡和身份证、户口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等相关证件即可抵扣卡内统筹费。
推行“一卡通”,不仅意味着全县近30万参合农民就医手续得以简化,而且将参合和就医补偿信息置于“阳光”操作和远程监管之下,有利于新农合基金安全和参合农民公平受益新农合。据了解,“一卡通”集金融功能、健康档案、参合信息等原本分散于各个业务系统内的信息于一体,用户持一卡就可以办理就诊、在定点机构就医购药等事务;“一卡通”卡内金额可以以户为单位家庭共享,老百姓在使用家庭其他成员卡内门诊统筹金额时,只需要携带被使用人员的卡进行刷卡抵扣即可,“一卡通”内的余额本年度未使用完的额度,可以结转到来年继续使用。另外,卡内额度有限,用卡家庭或个人在使用卡内额度达到封顶额后,门诊就诊费用需全额自付,但卡内统筹金额不能折现金或抵扣作次年参合缴费。
据悉,为确保数据采集,县新农合管理中心与相关单位积极沟通协调,综合采集比对人员姓名、身份证、照片等基础信息,从采集个人信息到制作实名卡片,经过近两年的前期准备和基础工作,我县于去年7月至8月底采取分批发放的形势,进行“一卡通”发放,在发放的同时,向前去换卡的参合人员进行“一卡通”宣传,向广大农民解释新农合“一卡通”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今年,经过工作人员一段时间对全县新农合系统网络运行的测试,我县各门诊刷卡系统已基本完善,并以今年9月1日起,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两江医院、界首中西医院等五家医院正式启动新农合“一卡通”门诊刷卡服务。
近日,记者在城区医院看到,一些在医院就诊看病的参合群众手持“一卡通”尝试着刷卡就诊的便利。兴安镇自治村的王大姐最近因天气变化有些身体不适,在来医院之前,王大姐特意拿上了新农合办的“一卡通”,想试一试,看看是不是真的可以刷卡看病。“这卡里还真的有钱,刚刚去结账的时候就是从这卡里刷了80多块钱,现在看点小病痛都可以用这个卡了,还真是好!”王大姐笑着告诉记者,虽然卡里能用的额度不多,但是,这也是政府给老百姓在看病买药上看得见的实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卡通”的推行,不仅方便了参合农民看病就医和医药费用即时结报,同时,还规范了医疗保障服务行为和新农合基金监管,实现了全县新农合信息化管理,提升了新农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随着我县新农合参合率的不断提高,我县新农合管理机制也在发生着“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