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医药会议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 青委会高峰论坛报道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 青委会高峰论坛报道

2016-10-28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大会开始的宣传片中,回顾了学会从2012年注册成立后,一路成长壮大、发展日趋成熟,并收获了累累硕果。目前,学会成员涵盖了北方肝癌研究领域传染科、病理科、影像科、外科、介入科、超声科、放射治疗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的学术专家级学科带头人,在推进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治疗方面均贡献良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青委会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大会名誉主席包括中国工程院韩德民院士、詹启敏院士、姜洪池院士及西京医院窦科峰教授。本次大会主席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共同主席为天津市肿瘤医院李强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邹英华教授,执行主席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郝纯毅教授。大会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肝脏肿瘤分会青委会共同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癌电子杂志》、《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协办。

  在大会开始的宣传片中,回顾了学会从2012年注册成立后,一路成长壮大、发展日趋成熟,并收获了累累硕果。目前,学会成员涵盖了北方肝癌研究领域传染科、病理科、影像科、外科、介入科、超声科、放射治疗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的学术专家级学科带头人,在推进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治疗方面均贡献良多。

  大会执行主席、郝纯毅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学会从成立伊始发展至今,不断的成长、发展及成熟,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成员的紧密团结和各方予以的支持。本次大会邀请到了国际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领域最负盛名的专家之一、被誉为“肝脏外科的王者”、日本东京红十字病院院长的MasatoshiMakuuchi教授为与会者作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报告。同时,国内的顶级学者包括詹启敏院士、董家鸿教授等,也将立足我国国情,高瞻远瞩,为与会者勾画精准医疗在肝脏外科领域的蓝图。国内多位学者包括许戈良教授、邢宝才教授、吴力群教授、李肖教授、陆荫英教授、孙永琨教授、相灿宏教授、景灏教授也将在大会的学术专题报告中,展现其杰出的工作成果。希望各位与会者都能从中受益,不虚此行。

  董家鸿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学会成立8年来,所有成员团结一心,群策群力,使得学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如今,已成长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成员将继续提高知识储备,提升操作技术,加强创新,团结协作,做出更好的成绩。董家鸿教授表示,学会对于中青年医师的培养也极其重视。大会在下午举行的“微创医师奖”病例演讲大赛,就是学会及青委会为中青年医师展现自身风采搭建的良好平台。中青年医师,作为科研和临床的一线工作人员,同时也是领域内学科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心得在此平台进行分享和展示,国内顶级专家参与讨论并提供帮助,希望所有参会医师都能在公平友好的竞争中共同进步。

  董家鸿教授也在大会中进行了精彩学术报告。在报告中,董教授阐述了其对精准肝脏外科的理解SEM[安全(safe)、有效(effective)、微创(mini-invasive)],并提出,在临床手术中,应做到3M[最大化地移除病灶(tomaximizelesionremoval)、最大化地保存器官(tomaximizeorgansparing)、最大化地控制损伤(tomaximizedamagecontrol)]。董教授报告,在精准医学时代,借助先进技术,优化疾病的评估、治疗决策的制定、手术的计划和操作,术后的管理,才能进一步消除临床肝病治疗面临的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3M。

  日本MasatoshiMakuuchi教授全球首创性地进行术中超声应用、解剖性肝段切除、保留肝右下静脉的右肝部分切除、极量肝切除前的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并完成了全球首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在此次大会中,Makuuchi教授针对目前的热点问题“PVE与分期肝切除术(ALPPS)”进行了报告,通过自身的经验,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Makuuchi教授指出ALPPS有主要的两个问题为:①肝细胞与胆道再生不成比例而导致的胆道并发症;②可能发生的肝衰竭。Makuuchi教授强调,在临床手术中,应该避免盲目追求更快的肝脏再生速度。只有充分了解了肝脏细胞再生速度的限度,才能更好地在临床上进行ALPPS,而根据现有的资料,PVE从安全性上而言,较ALPPS更优。在报告最后,Makuuchi教授也对中国肝脏肿瘤的诊治进步及学会发展予以美好祝愿。

  詹启敏院士以“在科技创新和大健康背景下的大数据与精准医学”为题作了精彩报告。詹院士指出,目前我国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情况均较为棘手,以恶性肿瘤为例,我国在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的死亡率均居全球首位;还有诸多医学瓶颈问题有待突破。在此情况下,要解决难题,使医学进步,就必须依靠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精准医学,是指根据患者的生活信息和人群队列信息,运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生物芯片技术的革新发展,生物医学分析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的出现,推动精准医学正当时。而我国的国家大健康战略为所有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历史机遇,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将精准医学贯穿整个疾病预防和诊疗过程,关注生命全过程,关注健康全过程;从个人健康、社区健康、医院管理、健康产业、健康保险等各方面,实现对风险的精准预测、对疾病的精准诊断、对疾病的精准分类、对药物的精准应用、对疗效的精准评估,及对预后的精准预测,最终满足国家健康事业战略发展需求,建设医学强国和健康中国。

  詹院士强调,精准医学是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内涵和目的,是循证医学新的历史要求,是实现4P医学的重要手段。精准医学的发展,将对目前临床疾病诊断方式,疾病的分类分型,临床诊疗途径,临床诊疗规范、指南、标准产生革命性影响,同时推动一批新型健康产业发展。詹院士相信,精准医学是我国在医学发展中占领国际制高点的历史机遇,希望所有同仁能共同努力,做出成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