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疾病资讯 > 胃肠镜是消化道早癌变“排雷手”

胃肠镜是消化道早癌变“排雷手”

2016-06-2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胃肠镜真的是消化道早期癌变的最佳“排雷手”,食管、胃、大肠内的早期癌变都逃不过它的罗网,如今的ESD(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更能在检查时就将确诊的早癌清除掉。

  近期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里,演员包贝尔因做胃镜与包妈起了大冲突,最后却证实有胃息肉,成功“排雷”,包妈因此称冲突也值得。

  事实上,胃肠镜真的是消化道早期癌变的最佳“排雷手”,食管、胃、大肠内的早期癌变都逃不过它的罗网,如今的ESD(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更能在检查时就将确诊的早癌清除掉。消化内镜专家呼吁,45岁以上普通人群均应每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案例

  胃炎?溃疡?癌前病变!

  25岁的小美,读完硕士研究生刚参加工作,因为出现腹痛,看病时医生开出了胃镜检查,结果一看竟然是胃癌晚期。医生叹息,小美太不注意身体了,病程相当严重,长期贫血,她的血色素仅8克,正常人是12克,竟懵然不知。

  同样做胃镜,70多岁的许婆婆就比小美幸运得多,许婆婆60多岁得过食管癌,化疗后没事了,不过她一直坚持复查。去年底的一次胃镜中,医生发现她食管与胃相接处的贲门处黏膜异常粗糙,于是取了病理样本,证实是高级别内瘤病,虽非癌,却正迈向癌。在征得许婆婆家属同意后,检查过程中,医生就帮许婆婆进行了黏膜下层剥离术,成功“排雷”。

  胃肠不适患者陈先生同样幸运,医生告诉他,他的食管处高级别内瘤病灶相当隐蔽,胃镜检查时,白光内镜没有发现异常,退镜时医生改用NBI窄带成像技术,找到褐色的癌前病变处(正常应为青色),随后做了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成功逮住食管早癌。

  数据

  胃肠镜可揪出1/4的癌前病变

  人们谈癌色变,在消化道,食管癌、胃癌、肠癌,一旦发病患者倍受折磨。有没有办法将这些癌在最早期揪出来,消灭它?有的!那就是胃肠镜。

  专家指出,在消化道,如果癌细胞只侵犯到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的上1/3,发生淋巴转移、血液转移的机会很小,但胃肠镜此时已经可以发现它的癌变存在,找到它,清除它,没问题。

  临床发现,到消化内镜中心做胃肠镜的人群里,20%~30%发现了肠息肉阳性,食管息肉、胃息肉也发现不少,胃肠镜大约揪出近1/4检查人群的癌前病变,经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需要即时做出处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目前内镜已经“进化”成内科与外科交叉,就像外科的刀一样,内镜也配置有治疗设备,因此检查中发现并确诊有癌前病变,可即时施行黏膜下层剥离术,黏膜上皮肿瘤(包括癌前病变)和部分有轻微黏膜下浸润的侵入性癌,都可完全切除,治愈率超过99%。

  总是有很多人非常畏惧做胃肠镜,于是哪怕胃肠不适也不肯做。对此,专家指出,其实现在技术、镜子强硬度已经改进很大,非高度敏感的一般人都可以耐受;还可以配合静脉麻醉无痛做,睡一觉就好了;甚至经济条件允许,可选择磁控胶囊内镜,但有可疑也是要追加胃镜确诊。

  “胃肠不适,特别是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或有症状的贫血,更要积极查胃肠镜。”专家指出,广东虽然不是胃癌高发区,但食管癌、肠癌的发生率不低,尤其是粤东地区好喝滚烫功夫茶,食管黏膜经常反复损伤、修复,具备诱发食管癌的因素。

  提醒

  四类人赶快做胃肠镜

  专家强调,由于食管早癌、胃早癌、肠早癌一般都无症状,有的可能有炎症、溃疡等,但属非特异症状,因此不能掉以轻心,千万不要等到出现消瘦、呕血、便血、黄疸等医学上称之为“报警症状”才做内镜,这时往往为时已晚,错过揪出早癌的时机。他提醒,以下人群需要尽快做胃肠镜诊治:

  一是45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梁彪呼吁,45岁以上,无论男女,均应每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二是有食管癌、胃癌、肠癌家族史,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好烟酒、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或大鱼大肉,喜吃硝酸盐含量高的腌制食品,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可导致生物钟紊乱而免疫力低下等,这些人群一旦有诱发因素,可激发癌基因,导致消化道癌症发生。

  三是已出现消化道不适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适,可表现为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嗳气、饱胀等;肠道不适,可表现为下腹痛,大便习惯与性状的改变,比如每天排便一次变为排便多次,或者便秘、便稀、便血、鼻涕状黏液血便等。

  四是正常体检时发现CEA、CA199等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要尽快做胃肠镜以进一步排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资讯

相关标签 :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