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精选阅读 > 我国的分级诊疗落地要迈过哪些坎?

我国的分级诊疗落地要迈过哪些坎?

2016-05-1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但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分级诊疗体系还未完全建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建立分级诊疗体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我国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分级诊疗被认为是解决我国现有的“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药,通过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能够有效的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解决当前存在的“大医院扎堆,小医院没人”的问题,从而使医疗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

 
  但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分级诊疗体系还未完全建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建立分级诊疗体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我国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政策归导 放开市场无形的手
 
  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是新医改的重要目标,至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制,但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人们还是宁愿到大医院排队,也不愿去小医院就诊。
 
  实践证明,强制性的医疗管理制度不能产生分级诊疗的好结果,或许我们可以转换思路,用市场导向的方式进行差异化的竞争。国家可以适当放开市场无形的手,推动医生多点执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医生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流动,形成更好的资源分配比例,同类医生之间通过相互竞争而提高服务质量,引导患者到基层医院就诊。
 
  资源下沉 缓解资源分配不均
 
  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受行政等级制度的限制,级别越高的医院,政府分配给的资源越多,财政投入越多,占地面积越大,设备也就越高端,政府确定的医生工资水平也越高。这就形成了医疗资源和好医生向大医院涌流,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无论是设备还是人才都跟不上的现象。
 
  这种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是导致分级诊疗体系难以建立的很重要的原因,健康问题不是小事,人们更愿意相信大医院的精良设备和医生水平。因此,在未来的医改过程中,资源下沉到基层和社区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基层医院只有有了资源和能力,才能引导患者过来就医。
 
  医保引流 助推分级诊疗建立
 
  分级诊疗的目的是将疾病和慢病分离开,鼓励一般的常见病在基层医院解决。而我国现有的政策和医保支付体系更多的是倾向于大型综合医院,出现变相的鼓励人们不论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就诊的情况。
 
  事实上,分级诊疗的建立可以通过价格和保险等市场手段来调节用户的选择。建立倾向于基层的的政策和保险体系,将患者向基层医院引流,从而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推进分级诊疗的建立。
 
 
  患者信任 提高基层医院就诊率
 
  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需要引导患者到基层医院就诊,这就要培养患者对基层医院的信任,提高基层医院的信任度,一方面要提高基层医院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对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
 
  提高基层医院自身能力,可以通过建立远程诊断系统解决社区医院医疗设备欠缺的问题;获取县级医疗资源,并辅以国内上级医院托管下级的改革,加强和县级医院的合作。
 
  在提升基层医生专业能力方面,可以建立医联体,让大医院在医生培训上帮助基层医疗,并能定期进入基层医疗去就诊。
 
  此外,移动医疗的出现对分级诊疗的推进也有裨益。它可以为入驻医生提供培训机会,同时吸引更多的医生入驻,利用APP等促进医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也可以让基层医生获得更多的求助机会以提高分诊能力。
 
  就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情况来看,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政府而言,一方面要用好无形的手,制定有利于基层医院的政策,归导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下沉,另一方面要放开市场有形的手,推动医生自由执业、多点执业制度的建立,使医生资源和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充分利用移动医疗,全方面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地实施。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