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为什么要“农村包围城市”
摘要:作为医疗行业的下一个业态,互联网+医疗正火热地抢占着未来的眼球,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农村正成为行业大咖的试验场。
作为医疗行业的下一个业态,互联网+医疗正火热地抢占着未来的眼球,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农村正成为行业大咖的试验场。
正当以医生集团为代表的精英模式蓬勃发展的同时,以农村医疗改革为代表的普世化分级
医改也在悄然进行中。
事实上,从去年到今年,一场接着一场的互联网+医疗的创新试验在中国一个又一个偏远农村进行。这些试验的成果目前依然很难用成功来界定,但毫无疑问的是,互联网+医疗的版图在不断扩大。
在洪湖市最偏远的乡村,交通不便加上医疗资源的稀缺,让这里成为互联网医疗最佳的试验场所。这里的网络医院的乡村试点,根据流程,村民可在试点内完成挂号、并通过视频与武汉中心医院专家进行问诊,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可以由医生远程出具处方,病人则在阿里
医药电商平台上下单买药。据说有村民在第二天就收到了
药品。相较速度,经济和时间成本降低是村民更在意的地方,有村民向媒体算了一笔账:“挂号费4.5元,药费20元,而去一趟武汉,起早贪黑来回最少要两天……”在湖北省,阿里建立了300多个网络医院乡村试点。在洪湖市,阿里还打通了处方和非处方的通道。
腾讯则将他们的试验点设定在了西南方位的贵州。去年开始,腾讯与贵州达成了糖尿病慢性病的诊疗中心。但与阿里的医药电商模式不同,腾讯通过村医院向患者直接赠送智能医疗设备,对村民健康数据进行追踪,提供远程监测、预约诊疗、在线医嘱,形成个人
血糖指数档案。当患者出现血糖明显高于指标为一级响应,防控中心必须在五分钟内与患者取得联系,而连续三次出现血糖超过指标则为二级响应,防控中心的客服会当天与患者电话联系,提醒他们数据上的异常,同时,这套数据也会传输至相关医生处,由医生与患者进行直接沟通,督促或指导患者治疗。目前贵州省内已有6个市、县引入试点,过去一年累计发出一万多条医嘱。2016年将扩大覆盖至贵州40%的市和县的糖尿病患者。
目前,这些案例正作为互联网+医疗的样本不断对外推广,从农村地区开始进行的试验,成本更低,门槛也更低,这是中心城市难以匹敌的优势。更重要的原因是前面提到的空间距离和医疗资源的稀缺,这是农村地区成为试验场最关键的因素。
另外,通过大数据实现分流,提高空置率较高社区医院的就诊率将是互联网公司与各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合作的敲门砖。
贵州模式,将成为腾讯在与政府就医疗大数据合作上的重要样本。腾讯通过与医院、医疗机构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大数据开放平台。对于政府而言,所有病患大数据将是他们提高管理的重要指标,而对腾讯而言依托大数据,将医院、医生、诊疗,甚至金融保障等与患者连接,有助于形成互联网+医疗的新生态。
政府的开放将为医疗改革带来新的活力。据了解,类似贵州模式、洪湖市模式都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而腾讯与阿里都不同程度透露,未来在部分地区将有望引入医保体系,届时,互联网金融医保也将以大数据+医保的形式提供低门槛的商业保险。
然而看似合理的商业逻辑背后,互联网的改革之路依然漫长。比如,农村村民是否真正信任这些网络就诊方式?专家级医生是否愿意接受远程值班就诊这样低收益的加班模式?这一切,目前来看依然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