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医患同行 > 一场三万英尺高空的跨国生死救援,为“中国好医生”葛均波院士点赞

一场三万英尺高空的跨国生死救援,为“中国好医生”葛均波院士点赞

2016-04-04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3月31日,由上海浦东飞往美国芝加哥的UA836航班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紧急救治了一名70多岁、房颤复发导致心衰的美国乘客,并一路安全将其护航至目的地。

  这是继去年10月,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高铁救人后的又一医学专家紧急施救事件。消息一出,便获得了社会广泛关注和一致赞许,网络上有不少人“为中国好医生点赞”。

  葛均波院士此行是去参加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当时,他正在机舱里休息,突然,飞机广播发出紧急求救,说有一位乘客身体不适急需医生帮助。他立刻起身来到该乘客身边。

  经了解,该乘客1年前因房颤接受过心脏电复律治疗,在起飞4小时左右出现胸闷、出冷汗等症状。当时空乘人员拿出飞机上的医药急救箱,可听诊器没有振动膜,血压计也无法使用。

  在缺医少药的万米高空,葛均波院士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了快速、积极的救治。他先让病人吸上氧,并利用飞机上仅有的硝酸甘油酯类药物扩张血管,同时积极协调乘务人员将患者从经济舱移至商务舱,以便平卧增加回心血量。

  经过初步诊治,乘客病情有所缓解,飞机无需迫降或飞回。在接下来的10小时,葛均波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看看该乘客的情况,并一路悉心照顾。

  最终,这位美国乘客顺利抵达目的地。美国乘务员们事后才得知,救人者是中国著名心脏病专家。

 

  葛均波院士是《生命时报》的老朋友,他一直致力于心血管领域的健康科普工作,特别是在心梗急救等方面,葛院士更是和《生命时报》一起,将不少实用的护心观点生动地传播给读者。

  早在2014年11月20日,葛均波院士就在中国首个“心梗救治日”启动会议上,和其他心脏专家一起呼吁:“心梗救治记住两个120”,即“要打120,要抢救120分钟”。

  葛均波院士作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多次通过媒体表示,以心梗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病一直是国民健康的第一位杀手,没有抓住心梗救治的黄金120分钟,是导致心梗救治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这主要是人们对心梗救治缺乏认识。

  “不少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总喜欢扛着、熬着,认为忍忍就过去了,等实在扛不住了,再赶到医院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葛均波强调,患者自己是“生死营救接力赛”的第一棒,一定要重视。

  除心梗外,此次陷美国乘客于危险之中的房颤,也是致命心脏病的一大诱因,但与心梗相比,房颤更具有隐匿性,早期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心悸、眩晕、气促等。

  一般来说,容易发生房颤的人多有高血压、心肌梗塞、糖尿病、高血脂病史,4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将近1/4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房颤。

  因此,建议65岁以上人群定期摸自己的脉搏,发现脉搏强弱不等、节律紊乱,并且脉搏次数少于心跳时,就要怀疑是否患有房颤,并及时到医院通过心电图等检查确诊。

  专家表示,心力衰竭与房颤关系密切,心力衰竭是房颤最强的预测因子,约22%的心衰患者合并房颤,与年龄、非缺血性心肌病及心力衰竭分级相关,50%心功能IV级患者会合并心房颤动。

  此外,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会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恶化,使病人的卒中和血栓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患者除了抗心律失常的治疗,还应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已经发生房颤的患者也要把预防脑卒中当成“头等大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