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医患同行 > 医患沟通熔断的三个障碍

医患沟通熔断的三个障碍

2016-01-1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前几天,熔断成为2016年第一个热词。在尝试了几天之后,证监会最终取消了熔断制度。也就是说这个新制度不是适合目前的国情,同样在我发表《医患沟通也需要熔断机制》一文之后,来自各种不可能的声音也非常多。

  前几天,熔断成为2016年第一个热词。在尝试了几天之后,证监会最终取消了熔断制度。也就是说这个新制度不是适合目前的国情,同样在我发表《医患沟通也需要熔断机制》一文之后,来自各种不可能的声音也非常多。

  目前国内医患沟通熔断至少有三个障碍。

  首先,熔断制度的前提是明确一个医生的工作量。譬如门诊医生一天最多看几个患者。

  如果是专家,30分钟看一个,一天也就是16个号;如果是专科门诊,就算给每个患者看病时间少点,15分钟看一个患者,那么一天就是32个号;如果是普通门诊,时间再短点,10分看一个患者,一天就是48个号。比现在医生一天看上百号来说轻松了很多。当挂号的数量达到上限时,系统会停止挂号,这时患者的选择要么改天看,要么换其他医生看,甚至换其他医院的医生看。

  有人说做不到,没看到现在医院患者那么多,怎么解决?我们来算一下全国医生工作量,据卫计委统计,最近几年每年的诊疗人次达到70多亿,执业(助理)医师约280几万,如果全年工作天数是250天(365-104-11=250),那么得到的结果是每个医师每天就10个诊疗人次,比我设定的专家号都少。

  有人质疑280万医生不是都看门诊,就算四分之一的医生看,那么也就40个诊疗人次。那么真实的结论就是全国各家医院诊疗人次差别很大,大众关注的都是大型、特大型医院的门庭若市,而有很多医疗机构不见得“吃得饱”。如果可以让全国的患者平均的就诊(所谓的分流),那么不是就解决这个问题了?

  第二个障碍就是为何大众只愿意去大型、特大型医院?医院的条件、医生的水平差异较大。

  医院的条件包括医院的规模和设备设施的种类。就拿规模来说,某省会城市建设了号称全球第一大医院,漂亮的大楼,人头攒动的门诊大厅,让人感觉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若要让你去那个只有一个门脸的小诊所,你还以为是个“江湖郎中”。那么大家都有机会建设那么豪华的医院吗?还是应该考虑多建设一些“像样”的小医院呢?

  另一个条件是医院的设备设施种类,可以说中国是购买高端医疗设备的大国,国外有什么新的医疗检查、检验、诊断、治疗的设备设施,国内几乎都有。甚至很多医院会在自己官方网站上宣传自己有的设备设施,好像患者来医院是来参观的。制约的一个条件就是彼此不认对方的结果,理由是对方的水平可能不行。

  最关键的差异就是医生水平的差异。请你做个选择,当你医学院校毕业时,你愿意去三级甲等医院慢慢成为一个专家呢?还是愿意去一个偏远地区做一个“赤脚大夫”?成绩好、能力强的都去了三级大医院,接着有课题可以做,有SCI论文可以写,有疑难杂症可以看,成为专家是指日可待的事。剩下的人呢?大众相信他们吗?

  第三个障碍就是医生的水平到底如何衡量?有执业医师证能看好病吗?

  执业药师考试通过率是50%左右,执业律师考试通过率20%都不到,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低于90%的可能性都没有。都考出来了,是否可以独当一面?

  知道手术怎么做和做手术好不好不是一回事。考试只解决知道手术怎么做,但如果没有或者很少的机会做手术,那么也就是个“赵括”。

  从医院的住院天数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三甲医院平均住院天数在10天左右,而目前比较火的福建三明市医院的平均住院天数也就是8天,难道三明很厉害,不是吧,只能说明三明看的患者多数不是疑难杂症。那么问题来了,谁能说患者得的病是大病还是小病?

  综上所述,熔断机制看上去在门诊等行不通是因为患者太多,但我认为其实背后有一系列问题,今天只是涉及了三个方面。医疗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没有彻底的改革,是无法解决某个局部的问题,就像股市中这个熔断政策,大张旗鼓的来了,冷冷清清的走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