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滥用目前尚未官方定性为心理健康问题,但咖啡因会产生很强的依赖性。最近发表于《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JournalofConsultingandClinicalPsychology)》的新研究发现,一个仅需要一小时的“减量策略”疗法(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就可以有效帮助患者降低约75%的咖啡因摄入量。这种谈话疗法的最终目标是让病人理解、确认并改变造成他们这种行为的非理性思维。
该研究团队寻找到了67名咖啡因戒断失败但又强烈渴望戒断的男女患者。这些患者接受治疗前平均每天的咖啡因消耗量在700毫克左右。其中一半患者被随机安排接受一小时的谈话治疗,并收到一份关于为期五周缓慢减少咖啡因用量的指导材料。而另外一半的患者仅接受一次治疗和六周的等待时间。实验结果令人鼓舞,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四分之三的人可以将每天咖啡因摄入量减少到200毫克一下,并且在一年以后依然能够维持在这个水平。
该研究的主导者,华盛顿美国大学心理学教授LauraJuliano说:“我们想说的是,咖啡因成瘾并不只是生理上的依赖,人们很容易忽视戒断后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进而导致无法完成戒断。我们发现谈话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显著减少咖啡因的滥用。”
咖啡因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精神药物。在美国,包括儿童在内约90%的美国人都在消费咖啡因。其中包括了咖啡、茶、巧克力能量饮料等多种形式。尽管咖啡因耐受差异很大而且没有明确的限制规定,Juliano教授依然建议将咖啡因的消耗量控制在每天400毫克,大约相当于2~3杯咖啡。咖啡因依赖可以引起焦虑、紧张、抑郁、睡眠问题以及神经过敏,甚至威胁到其他健康状况,如怀孕、心脏疾病和出血等。
2013年,“咖啡因滥用”已经被列入《精神紊乱诊断与统计目录(DSM-5)》(一个官方精神紊乱识别列表),作为需要深入研究的关注点。但DSM-5中仍未对咖啡因滥用做出明确判定。
认知行为疗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抑郁、焦虑和成瘾问题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如果成瘾个体被强迫进行治疗或者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那么这种疗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当患者本人意识到自身问题并且主动寻求治疗时,这种疗法才能起效。
尽管在我国咖啡的需求量远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近年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接受并习惯于饮用咖啡。而且除了咖啡以外,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也一直受到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甚至对于部分人来说,含咖啡因饮料被当做合法兴奋剂来服用。由于咖啡因引起的健康问题,在国内也开始被大众逐渐关注。如何引导大众合理消费咖啡因制品,如何缓解由于咖啡因摄入过量导致的健康问题,也需要社会和主流医学界的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