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炮制走向何方
摘要:中药炮制的现代化并非都是提取分离拿单体,用现代技术处理古老问题或提升传统技术的科技含量,这就是现代化。现代技术方法可解决传统问题,“工艺是基础,化学是关键,药理是证明,临床是检验”。
实践和探索:
提升炮制技术竞争力
中药炮制技术创新既有方法上的创新,也有科技上的创新。张振凌介绍,在炮制方法创新方面,目前的研究项目、成果、专利很多,具代表性的有有平性人参、碱制斑螯、发酵炮制
何首乌等。在利用科技进步促进中药炮制技术方面,可利用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创新中药炮制方法,推动技术发展,实现现代化。如保鲜技术的应用,可保留鲜中药饮片成分,保证临床应用。中药发酵炮制方法从自然发酵改为纯种发酵;可借用烟草工业、食品工业、化工行业设备推动炮制生产设备自动化。如雄黄、朱砂切割悬浮沉降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既保留传统水飞的特色和要求,又提高效率和质量。
巴豆、千金子去油制霜设备则通过自动称量压榨油的重量,达到自动停机,实现过程控制自动化。
中药发酵炮制方法从自然发酵改为纯种发酵,明确了菌种、温度和时间。推进了中药炒、炙、煅法工业参数的具体化,加热热源的改变。复制法、蒸煮法、辅料制法的先后程序,加热方法、浸泡时间、炮制温度、辅料用量等都有了一定标准规范。
传承发展中药炮制,需要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使饮片质量稳定可控,提升中药炮制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北京中医药大学李飞教授认为,中药炮制学科需要多种现代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的科学研究,不断用科学数据去解读古老的中药炮制技术的科学内涵,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分析说明传统炮制经验,明确其目的。在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中药炮制研究,与生产相结合制订科学合理的炮制规范,这样才能使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得到创新发展,适合现代化的产业化的需求。“中药炮制技艺要创新发展,以适应工业化、产业化、规模化需要”。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建设的突破口还在于“辨状论质”。吴纯洁说,历史上质量把关主要
靠药工的经验。现在则应强化“传统思维与现代思维,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可知成分与不可知成分检测,标准深入研究与浅出使用”的四个结合。依托科技进步,增加合乎“辨状论质”的检查项,包括颜色、气味、炮制辅料、微生物限度检查。
颜色检查,应用色彩色差计、机器视觉等技术,可将颜色指标量化,实现中药饮片的颜色检查区分;气味检查,应用气相色谱、顶空固相微萃取及电子鼻、电子舌等技术可对气味的相关成分进行区分与鉴定;针对炮制辅料指标成分,可应用气相色谱、顶空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测定炮制品中的辅料成分;针对净制取得的饮片及发酵类,则须增加微生物限度检查及微生物相关检查。
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要引导企业改变生产方式。“饮片企业生产品种众多,再好的标准也无法实施”。
链接:中药饮片为什么要炮制?
中药采收后许多品种尚不能直接入药,必须通过一些不同方式的加工和炮制才能够进入药房作为饮片使用。为什么中药要炮制呢?
因为有些药物因毒副作用大,药性剧烈,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毒性及其副作用,确保用药安全。如醋制甘遂,酒炒常山,姜汁制
半夏,都能降低其毒副作用。中药通过炮制加入适宜的敷料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和趋向。如款冬花、麻黄蜜炙后能增强润肺止咳的功效;柴胡醋炙后能增强入肝经、疏肝理气的作用。知母、黄柏用盐制后可增强入肾经、泻肾火的作用。中药炮制后有的药还可以改变其性能,以适合病情的需要。如地黄,生用是苦甘、性寒,功在凉血;若反复蒸晒后药性就转变成甘、微温,而以补血见长。何首乌生用能泻下通便,制熟后则专用于补益肝肾。有些中药炮制后,是便于制剂和贮藏。矿物类、介壳类药材质地坚硬,必须经过煅淬粉碎处理,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便于制剂,如醋淬自然铜、代赭石、煅龙骨、煅牡蛎。大多数植物类药材经修制后,再经晒干、烘干、炒制等处理,使其不易霉变、腐烂等。动物类药或其他有特殊气味的药物,服用时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若将此类药物加敷料炒炙等方法处理后,可除掉不良气味,如五灵脂经醋炙后可消除腥臭气味,
僵蚕经麸皮炒后,可除去不良气味。
因为中药中有许多有效成分,需要经过炮制才能提高疗效,使有效成分更多地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另外一些有毒的药经过炮制后,它的毒性会减少,对人体的副作用也会减轻。所以有一些药没有经过炮制是不能随便应用的。弄不好会使人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死亡。现在有许多人对中医药的认识不足,认为西药的毒副作用大,中药不会有什么毒副作用。其实不然,其实中药的毒副反应应用不当也是相当厉害的。中药的炮制大体分为:浸泡,水煮,沙炒,油炸,淬火。有一些中药还要加入一些辅料进行炮制,如用醋,用蜂蜜,用姜汁,用白矾,用童便等浸泡炒制。
中药炮制的方法,首先是要修制,也就是将中药材经过纯净、粉碎、切制等工序,为制剂、贮藏、调剂等进行炮制做准备工作。就是要首先清除中药中的杂质,如厚朴、肉桂刮去粗皮,党参、桔梗去芦头,石苇、枇杷叶刷去绒毛。然后将药材用水处理后使其软化,将其切成片、丝、块、段等规格,如茯苓宜切薄片,陈皮宜切丝,白茅根宜切段,葛根宜切块。有一些药物需要粉碎,如珍珠母、石决明需要粉碎,便于煎煮;琥珀、珍珠粉研末便于吞服;鹿角、羚羊角镑成薄片或锉成粉末,便于制剂或服用。
有些药物炮制需要使用水和其它液体来处理。如用水和液体将药物辅料闷一闷的,称为润法。它可以使药材内外的湿度均匀,便于切制,如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朴、淋润荆芥等。有些药需要放到水中反复换水,漂洗掉药中的盐味、腥味和毒性成分,如用水漂昆布、海藻等的盐分、水漂紫河车(胎盘)去腥味。也有些药物要用水飞法来处理。需要将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类、贝甲类药物,根据粗细粉末在水中的悬浮性不同,用水将药材中极细的粉末分取出来,如飞雄黄、飞朱砂、飞珍珠粉等。
还有些药物炮制需要直接或间接地使用火加热处理,可分为炒、炙、煅、煨等四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