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为仁术,医者仁心”,应该是所有类型的医院共同的追求。私立医院靠专业技能和优质服务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会有长远发展
私立医院中有多少骗局?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的暗访给出了答案:宣传环节,设立“网络部”炮制大量虚假广告,并通过网站竞价排名将患者骗至民营医院网站;咨询环节,在网站后台查看网友搜过哪些关键词、浏览过哪些页面、在每个页面停留多久,然后像电话诈骗一样精准诱骗;服务环节,安排“助理医师”进行一对一贴身服务,既带着患者挂号、化验、帮忙排队也防止“跑单”;医疗环节,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和医保外药品,既骗取钱财又贻误治疗时机甚至治死人。
正是通过这种“一条龙”式的骗术,一些私立医院将不明真相的患者变成了任其宰割的羔羊。与过去一些患者上当受骗后只能吃哑巴亏不同,如今不少受害者开始将自己的经历公之于众。从客观效果来说,尽管那些被控“谋财害命”的只是个案,但它们会直接损伤私立医院的总体形象和公信力。如果要让私立医院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有的放矢地治理乱象,扭转患者眼中私立医院“不靠谱”的印象。
客观而言,私立医院是个好东西。在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公立医院“一号难求”的背景下,私立医院理应可以分流一部分患者,为他们提供更多、更灵活的就医选择;从欧美等国医疗行业的实践来看,私立医院是建立多层次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得他们会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过,就目前来说,我国私立医院的总体形象尚不理想,公众对私立医院的信任度还比较低。
私立医院领域乱象不断,与这一行业的整体生态乌烟瘴气有关。以前不久与百度掐架的“莆田系”私立医院为例,它们占据了中国私立医疗市场80%的份额,但无论是最初承包公立医院科室,还是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在全国各地创办治疗性病、皮肤病、不孕不育为主的民营医院,很多投资者办医院都是想赚快钱。有一些民营医院一开始就靠坑蒙拐骗发家,一旦出事被查就改头换面“重出江湖”。
从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来看,正是行业内的一些“害群之马”,搅乱了私立医院行业的生态。那些让没学过医的大学生扮演主治医师、专家的私立医院,无法通过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口碑和市场,却能通过虚假宣传、竞价排名等歪门邪道赚得盆满钵满,并挤压一些正派医院的生存空间。这种乱象长期得不到治理,在行业内形成负面导向,使得越来越多的私立医院将最大的成本用在了宣传上。
近些年,中央多次出台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国务院前不久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办医,这对于发展民营医院来说是利好消息。但中央的好政策要想起到好成效,要以规范民营医疗秩序为前提。若不能通过治乱扭转民营医院“不靠谱”的形象,发展再多民营医院也可能难获认可。
如何治理私立医院乱象、规范私立医院医疗秩序?无论是媒体还是专家学者,都已经有过很多讨论,大家的一个共识是首先要剜掉虚假医疗广告这个毒疮。此前“莆田系”与百度掐架,揭开了虚假医疗广告的黑幕,但最终仅以双方“讨价还价”收场,并没有成为有关部门治理医疗乱象的契机,实在令人遗憾。在《新广告法》即将实施的语境下,打准一些私立医院以虚假宣传为盈利模式核心的“七寸”,或许是为私立医院扭转形象、倒逼私立医院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第一步。
与公立医院相比,私立医院确实在医疗资源分配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靠坑蒙拐骗是唯一出路。“医为仁术,医者仁心”,应该是所有类型的医院共同的追求。私立医院吃透中央鼓励发展民营医院的政策,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市场定位,靠专业技能和优质服务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会有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