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青少年自杀:重视欺凌以外的危险因素

青少年自杀:重视欺凌以外的危险因素

2015-04-1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研究人员调查发现:1998至2011年间加拿大多伦多有94名10至19岁的青少年死于自杀,其中只有6名的自杀主要诱因是欺凌。

   过去几年中对青少年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其他危险因素聚焦在被欺凌和受到同龄人的伤害,这在儿童和青少年当中是常见的问题。在美国约有10-20%的高中学生报告自己遇到过频繁的伤害,13%的高中学生报告欺负过别人。调查结果显示,受害者和恃强凌弱者都存在自杀的高风险,而问题最严重的青少年是那些既是受害者又是恃强凌弱者。

 
  迈阿密——新研究发现,青少年自杀是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结果,欺凌只是其中之一。研究人员将研究发现在美国焦虑与抑郁协会2015年会议上进行报告。
 
  研究人员调查发现:1998至2011年间加拿大多伦多有94名10至19岁的青少年死于自杀,其中只有6名的自杀主要诱因是欺凌。
 
  “欺凌或是自杀的重要促成因素,我们需要阻止这类事件的发生;但我们也应该非常谨慎的向青少年传播这类自杀信息,”该研究主导多伦多大学新宁医院(SunnybrookHospital)的MarkSinyor博士说。
 
  Sinyor博士说:“就我个人而言,对将频繁遭受欺凌会导致自杀的讯息传递给无抑郁或自杀想法的青少年的这种行为,我表示非常担心。将这种观念植入他们的意识非常危险,但媒体却经常在这样做。”
 
  教育关键
 
  一项观察性研究中,调查人员回顾了1998至2011年间多伦多市死于自杀的10~19岁青少年的验尸官报告;通过与其家人、朋友及医生的访谈得到自杀个体的应激源;同时尽量收集相关警方报告、医疗记录及自杀遗书信息。
 
  研究人员调查发现:94名自杀个体中,14名年龄在10~14岁之间,35名为15~17岁,45名为18~19岁;其中男性居多(70%);84%的个体曾与自己的家人或一名朋友生活;30%留下遗书。
 
  调查发现最常见的应激源为:与父母的冲突(21.3%)、情侣关系问题(17.0%)、学术问题(10.6%)及犯罪和法律问题(10.6%)。
 
  78.7%的自杀个体存在精神疾病、躯体疾病或两者兼具,40.4%的个体存在抑郁。
 
  6起自杀中涉及欺凌,但没有发现网络欺凌导致的死亡。此外,欺凌是唯一确定自杀贡献因素的案例不足5起。
 
  “我们需要广泛教育人们,因为许多应激源可促成自杀。我们需要诚实的告诉孩子们他们会经历痛苦;我们都曾失去一段感情,都曾与父母争吵,都曾在痛苦里挣扎,都曾有同事对自己不友善。”
 
  “这是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教育孩子们,告诉他们会有苦恼,并给他们应对策略。这样的讨论中,我们不需要谈论自杀。你仅需要给他们一个方案,告诉孩子们应对这些问题时他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希望教育者及家长们知道,他们需要及时发现哪些孩子比较脆弱。如果这些孩子抑郁了,带他们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专业人员或能确定他们是否遭受欺凌,是否有其他应激源,是否存在自杀想法。”
 
  Sinyor博士说:“自杀是复杂的。我们不应该发出这种简单化的讯息。让我们鼓励孩子们积极应对。”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MarkH.Pollack教授评论说,这项研究“向大众指明了青少年人群的潜在自杀贡献因子。……这表明预防这类悲剧事件的项目应该进行多水平干预来获得最优效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