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哮喘频道 > 哮喘关注 > 案例 > 病例丨如何判断儿童哮喘已经到达有效控制?

病例丨如何判断儿童哮喘已经到达有效控制?

2018-07-27 来源:智呼吸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哮喘控制水平与吸入药物剂量和疗程都有密切关系,由于疾病严重程度、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不同,治疗时间都不相同,在我们哮喘专病门诊治疗的哮喘患儿中最长的已经治疗近十年,也有一些已经治疗5年以上,由于没有达到完全控制,仍然继续治疗。

儿童哮喘是呼吸道慢性疾病,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也许儿科医生在工作遇到的绝大多数患儿都是急性疾病,给予短期治疗后会很快好转,这种惯性思维始终影响着我们。在儿童哮喘的治疗中,有时我们把治疗时间作为疾病有效的标准,无论疾病是否控制,就急于减量或停药。

之所以说这些,就是今天接诊的一名哮喘患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患儿5岁,1岁时开始出现喘息,至今已经喘息20余次,1周前又出现咳嗽、气喘在当地医院住院,给予甲强龙、多索茶碱及头孢治疗5天好转。患儿2岁时曾诊断为哮喘,开始吸入氟替卡松治疗,每日2次吸入1年,后减量为每日1次3个月,然后减量隔日1次3个月后停药观察,患儿在治疗的1年半中有5次喘息发作,停药观察1年中喘息发作更加频繁。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时间(疗程)”为导向的治疗,虽然治疗了1年半,仍有较多的喘息发作,患儿的哮喘并没有控制,本应升级治疗或延长治疗时间,然而医生选择的是迅速减量并停药,可想而知,患儿的哮喘一定不会达到理想地控制水平。

哮喘控制水平与吸入药物剂量和疗程都有密切关系,由于疾病严重程度、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不同,治疗时间都不相同,在我们哮喘专病门诊治疗的哮喘患儿中最长的已经治疗近十年,也有一些已经治疗5年以上,由于没有达到完全控制,仍然继续治疗。

达到控制是儿童哮喘治疗有效性的唯一指标,也是“金标准”,没有达到控制就要继续治疗,且莫以治疗时间衡量治疗效果。(本文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病院侯伟医生撰写,以此纪念我院儿童哮喘专病门诊成立20周年)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