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哮喘频道 > 哮喘疾病 > 支气管哮喘 > 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法则

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法则

2018-04-16 来源:医哥科普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由于肾虚这一基本病机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故急性发作期或慢性持续期在常规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选用益肾温阳纳气之品,常能明显提高哮喘的防治效果。

 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法则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补肾为主(尤其是益肾温阳),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思路与方法是正确的,疗效亦是比较肯定的。

急性发作期及慢性持续期
 
笔者认为,由于肾虚这一基本病机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故急性发作期或慢性持续期在常规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选用益肾温阳纳气之品,常能明显提高哮喘的防治效果。
 
临床上,现一般将支气管哮喘分为寒哮、热哮两大证型进行辨治。
 
寒哮:
 
症见咳喘、喉中鸣如水鸡声,少痰或咳吐稀痰,不能平卧,胸膈满闷如窒,面色苍白或青灰,背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或见恶寒发热、头痛;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等。治宜宣肺散寒,豁痰平喘。
 
方用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桂枝、五味子、干姜、紫菀、款冬花、苏子、地龙各10克,法半夏12克,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白芍各15克,细辛5克,甘草5~10克,并随症加减。
 
如喘甚加白芥子、莱菔子各15克。
 
热哮:
 
症见喘促胸闷,喉中哮鸣,声若曳锯,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痰色黄而胶粘浓稠,呛咳不利,胸闷烦躁不安,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或伴发热、头痛、有汗;舌质红,苔黄腻或滑,脉滑数。治宜宣肺清热,涤痰利气。
 
方用越婢加半夏汤加味:炙麻黄10克,石膏24克,法半夏9克,苇茎30克,竹沥、生姜各12克,瓜蒌仁、仙灵脾、补骨脂、黄芩、桑白皮各10~12克,甘草6克,并随症加减。
 
哮喘剧者加葶苈子、地龙各12克;热痰壅盛,阻塞气道,气急喘甚者,加吞猴枣粉,每日2次,每次0.3克。
 
然无论是寒哮还是热哮,均宜主张在主方中加用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等益肾温阳之品,常可明显提高疗效。
 
近年来笔者更主张用自拟经验方固本平喘汤为主方,随寒热等证加减,颇有疗效。
 
具体方药为:炙麻黄、杏仁、甘草、黄芩、地龙、当归各10克,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川芎、丹参各15克,黄芪30克。
 
此为基本方,如寒证加细辛、桂枝等;热证加连翘、鱼腥草等;痰多加橘红、法半夏等味。每日1剂水煎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