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过敏性哮喘?哮喘与药物
摘要:病毒感染和过敏是引起哮喘急性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在两者都存在情况下。然而,过敏性哮喘患者是否增加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几率,目前尚不明确。
有些药物可引起哮喘发作,如心得安等因阻断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哮喘。约2.3%~20%哮喘患者因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而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患者因伴有
鼻息肉和对阿司匹林耐受低下,因而又将其称为阿司匹林三联症。其临床特点有:服用阿司匹林可诱发剧烈哮喘,症状多在用药后2小时内出现,偶可晚至2~4小时。患者对其他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交叉反应;儿童哮喘患者发病多在2岁以前,但大多为中年患者,以30~40岁者居多;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3;发作无明显季节性,病情较重又顽固,大多对激素有依赖性;半数以上有鼻息肉,常伴有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或)
鼻窦炎,鼻息肉切除术后有时哮喘症状加重或促发;常见吸入物变应原皮试多呈阴性反应;血清总IgE多正常;家族中较少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关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人认为患者的支气管环氧酶可能因一种传染性介质(可能是病毒)的影响,致使环氧酶易受阿司匹林类药物的抑制,即对阿司匹林不耐受。因此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后,影响了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PGE2/PGF2α失调,使白细胞三烯生成量增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强而
持久的收缩。
背景及目的:病毒感染和过敏是引起哮喘急性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在两者都存在情况下。然而,
过敏性哮喘患者是否增加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几率,目前尚不明确。作者旨在根据丹麦全国范围内哮喘患者注册数据,探讨过敏是否是哮喘患者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几率的一个危险因素。
方法:通过丹麦的处方数据库进行一项前瞻性随访研究。登记2010-2011年间年龄为18-44岁的过敏性哮喘患者。在2012-2013年随访期间,对上述患者的抗过敏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处方情况进行调查。调整年龄、性别、哮喘严重程度、教育程度以及城乡居住情况对结果的影响。
结果:在丹麦全国范围内共登记60415名哮喘患者。根据抗过敏药物处方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非过敏性哮喘组(n=35334,51.5%)和过敏性哮喘组(n=25081,48.5%)。与非过敏性哮喘组相比,过敏性哮喘组每年至少增加2张抗生素处方的风险更大(比值为1.28,95%可信区间1.24-1.33,P<0.0001)。有趣的是,亚组分析表明,免疫疗法可减少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几率(比值为0.76,95%可信区间0.66-0.87,P=0.0001)。
结论:与非过敏性哮喘患者相比,过敏性哮喘患者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几率增加。而过敏原免疫疗法看起来对此存在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