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三岁,来看病的时候喘的比较厉害,躺不下,精神头有些萎靡,不
咳嗽,光忙着喘气了。
和孩子父母交流,孩子一岁半开始得上的哮喘,越来越严重,一个月差不多要犯三次,若是仅仅犯两次就很知足,一个月仅仅犯一次的时候很少。要是上午听见孩子咳嗽,下午就要去医院,若是下午不去医院,晚上保准去急诊。这孩子出生到这三年了,给医院送了不下10万。问医生孩子的病什么时候是个头?得到的答复是,这病不能去根,只能是维持,等孩子大大,身体
强壮起来,有可能慢慢就好了----话里的意思,若是自己好不了,这辈子就和哮喘为伍了。
我给以明确的答复:只要孩子能喝下中药,只要孩子的哮喘不是
遗传导致,保证能去根,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再问需要喝多久?再给解释:这病是断断续续治疗,开始第一次治疗到不喘,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具体多长时间要看情况,可能半个月、可能一个月,两个月的可能性也有,但是一般不会这么久。治好了就不用管,等下次犯病再继续喝药,这第二次喝药会比第一次喝药时间短,再第三次也是如此。要是没有特别情况,每次发病中间间隔时间会越来越长。这喝中药,和输液的疗效差不多是相反的,每个治疗过程,会感觉输液的效果会越来越差,这次得病输液三天,下次就可能需要五天,逐渐在延长治疗时间。但是发病会越来越频繁。这中药和这输液相反,越治疗会感觉药效越好,治疗时间逐渐缩短,发病间隔时间会越来越长,直至痊愈去根。
给以三拗汤加减
麻黄10杏仁10款冬花15紫苑15厚朴15生姜20甘草10
喝药三天,感觉病情能控制住了,这三天没有输液、没有做雾化。听肺部哮鸣音减轻,咳嗽有所加重。
孩子母亲沉不住气,问什么时候好,怎么咳嗽厉害了?我无奈的给解释:现在应该不错了,以前哪有这不输液病情减轻的,现在最起码沉住气了。至于这咳嗽,应该是个好现象,肺部的
痰饮需要排出来,痰饮排干净了,才是这病真正的治愈。这咳嗽,是人体排痰的一种表现,咳嗽加重,并不代表病情的加重,很多情况反而是病情好转的一个表现。
孩子的病根还不是很顽固,喝了一周,哮喘就没有了,咳嗽也减轻了很多,因为孩子的面色晦暗,没有红润感,吃饭不好,敲敲胃部像敲鼓一样,中焦不畅,肠胃不好。因此,把治病的主要方向转到了暖胃健脾
麻黄5杏仁5款冬花10紫苑10干姜10厚朴15甘草10枳壳5
半夏10
孩子喝药还不错,坚持喝了20副,喝够了。
过了半个月,孩子再次来喝药,这次病情明显轻,喝了9副。
再过两个月,这次来的时候,孩子父母很高兴,因为大人忙,这次咳嗽拖了5天才来看病,现在也只是咳嗽,并没有喘。
这第四次,孩子病情比较重,和第一次来的时候差不多,应该是在幼儿园被传染上了,看孩子喘的厉害,先去医院做了雾化再过来的。
这次喝药也比较慢,不得不将麻黄用到了15g,还好,把哮喘控制住了。
这样断断续续调理了有十次,孩子感冒不再是咳嗽、喘,而是发烧。这种情况,基本上哮喘就去根了。
孩子的胃口好了很多,长个、长肚子。挺瘦的小孩快成小胖墩了。
治疗哮喘,肠胃很重要,第一是能喝上药才能治病。再者,肺部的水饮不单单是肺的问题,肺的下面紧挨着的胃很重要,病久了,胃部的里面、外面也会有水饮,哮喘很久的病人,若是因为什么原因吐的很厉害,会吐出很多粘痰,吐完了病人的肺会轻松三五天。好像是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张从正喜欢这样搞,可惜这金元四大家距离医圣张仲景差着好几个山头。且我有些排斥寒凉派。
小孩子的哮喘,和遗传有关系的不多。大多数和误治、输液有关。输液的时候,液体会通过静脉血管进入心脏,在心脏是短暂的停留,直接入肺,在肺部均匀分布,这液体的寒凉,也就真真切切的刺激到了肺。想想这人体设计,空气进入肺部,需要经过鼻腔、咽喉、呼吸道,最终才进入肺部,肺为娇脏,怕空气的寒燥刺激到肺,需要经过鼻腔等温润。这输液的寒水大摇大摆的进入肺,肺能舒服了?且且且,多数大夫会更容易接受肺热的概念,看看治疗咳嗽的药,清肺热的药占大半,就明白为什么现在孩子的哮喘发病率居高不下了,哎。
治疗小孩子的病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孩子能喝药。要是孩子喝不上药,再牛的神医也白搭。
有个六个月大的小男孩,感冒了就喘,发病就要住院,这孩子父母是做豆腐的,孩子住院影响生意,那些大主顾(比如饭店)却不敢耽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客户因为断档去照顾别人了,影响是大大的。问我有没有好办法治疗这哮喘--治病可以,别影响了做豆腐。这么点孩子能喝药吗?把问题踢回去了。这当妈的道干脆:不喝就灌,试试再说。
还别说,真是能灌下去,孩子妈显摆经验:用勺子压着舌根,一下就灌进去了。这能灌上药了,孩子没有再去住院。
小孩子好灌,大些的孩子就难了。有个四岁小男孩,喝药费劲,全家齐动员,掐着灌药。这次又要喝药,当妈的和孩子商量:你是自己喝,还是一家人掐着灌?孩子掂量了半天,硬着头皮说:还是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