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食疗 发作期治在气或痰
摘要:现代医学认为本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支气管和小支气管粘液腺体的肥大增生,粘膜充血肿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管腔狭窄,分泌物滞积,导致通气阻塞,最大通气量和时间肺活量均减低。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需根据患儿年龄、发作严重程度及诊疗条件选择合适的初始治疗方案,并连续评估对治疗的反应,在原治疗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临床治疗反应不同,治疗差异大,本文不做进一步叙述。
在哮喘的各级长期治疗方案中,每1~3个月审核1次,根据病情控制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如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低剂量。如部分控制,可考虑升级或强化升级(越级)治疗,直至达到控制。但升级治疗之前首先要检查患儿吸药技术、遵循用
药方案的情况、变应原回避和其他触发因素等情况。还应该考虑是否诊断有误,是否存在鼻窦炎、变应性鼻炎、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胃食管反流和肥胖等导致哮喘控制不佳的共存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支气管和小支气管粘液腺体的肥大增生,粘膜充血肿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管腔狭窄,分泌物滞积,导致通气阻塞,最大通气量和时间肺活量均减低。其病理关键在于“通气阻塞”,因而,治疗当以解痉、改善通
气功能为原则。
祖国医学认为哮喘之发作主要是由于内有伏痰,复感外邪,当此之时,内外相合,痰随气升,气因痰阻,互相搏击,阻塞气道,使肺失宣降,引发喘证。其病理关键在于“痰”、“气”二字,痰气交阻,阻塞气道。
由此可见,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哮喘发作的认识,无论从何角度出发,都认为其病理关键为“气道受阻”。治疗方法虽异,但都以改善通气功能为首务。
因而我们确立了“调气豁痰”为此期治疗之大法,针刺取支沟以调气,配以肺俞调理肺脏,宣降肺气;取功善化痰之丰隆和功善健脾利湿之阴陵泉相伍,既绝生痰之源,又祛标实之痰。中药以杏仁、白果、枳壳、桔梗宣降肺气,下气定喘;紫苑开肺化痰,款冬花润肺化痰,茯苓健脾化痰,对于热痰者,可加川贝、全瓜蒌;寒痰者,加
半夏、
白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