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哮喘频道 > 哮喘关注 > 案例 > 看了哮喘真实案例,有收获!

看了哮喘真实案例,有收获!

2017-02-1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小女孩儿,瘦小,一岁开始,就特别容易发烧咳嗽。一开始吃点儿西药就能好,然后吃了药没效,得打针,然后打针没效得输液。现在是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报到,西医诊断为哮喘,而且现在输液也没有效果了。
  出生于中医世家,家中五代行医,耳濡目染,自幼学医。硕士师从伤寒名家傅元谋教授、刘扬教授,博士师从名医宋兴教授,为其关门弟子。悉得真传,融家传中医与各家所长于一炉。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便秘、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儿科疾病如小儿高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等;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盆腔炎等。尤其擅长于基础体质的调理,如阳虚体质、湿体质、脾虚体质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哮喘案例
 
  小女孩儿,瘦小,一岁开始,就特别容易发烧咳嗽。一开始吃点儿西药就能好,然后吃了药没效,得打针,然后打针没效得输液。现在是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报到,西医诊断为哮喘,而且现在输液也没有效果了。
 
  观察:
 
  面色不红润,痰鸣明显,胃口不好,不吃东西。
 
  可以说这个是在临床上非常普遍的,而且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小儿哮喘呢,是小儿时期非常常见的肺吸疾病,会反复发作,发作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困难哪,口唇发紫呀,特别是容易在冬天,或者是天气剧变的时候发作,家长一般都非常担心。
 
  首先,家长们不要谈哮喘则色变
 
  觉得这是一种特别复杂、很难好的病。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够让大家对这个哮喘,有更多正确的认识,不要太畏惧它。
 
  西医呢,就认为这个病的发病因素非常复杂,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所以治疗一般都是对症的治疗,都是为了缓解症状、控制症状的治疗。止咳呀、平喘呀、消炎都是这样的。很多家长认为这个西药的效果好,其实这个只是针对症状的效果。他没有治本,只是一个治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病理机制。
 
  西医认为,小儿哮喘的发病,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第一是免疫有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宝宝,对花粉哪、雾霾呀过敏,就引起哮喘。
 
  第二是与遗传有关,从统计学的数据上来说,父母或者祖父母辈有哮喘病史的小孩子,她更容易患上哮喘。
 
  第三是精神情绪,有的小孩子一哭闹,她就会发哮喘。
 
  下面再来说一说,这个中医对小儿哮喘的认识。中医是从内因和外因,也就是本和标两方面来认识哮喘的。内因就是本,主要指的是肺、脾、肾三脏的不足。导致痰饮停留在肺部,形成伏痰。伏痰呢,这个伏就是埋伏的伏,意思就是隐藏的很深、并且很顽固的痰。外因就是标,主要指的是感受的外邪,比方说风寒呀、风热啊、或者一些特殊的气味,像花粉那、雾霾呀、或者吃的一些食物。这些外邪引动伏痰、诱发哮喘。
 
  哮喘的治疗,总体上来说。哮喘都是本虚标实,在治疗上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
 
  我们首先来说一下,这个发作期的治疗。发作期主要就是,因为患儿肺部有痰饮,有伏痰,感受到外邪以后,额,痰饮阻滞气道,然后诱发的,这个时候的治疗是以祛邪为主。一定是要让这个伏痰排出体外,这是最重要的。这个时候的咳嗽喘促,是人体正常的排邪反应,是人体努力的想把这个,肺部的顽固痰液吐出来的过程。所以说在治疗上,千万不能够强行的止咳平喘。
 
  排痰案例:整晚蹲在卫生间咳嗽吐痰
 
  说到这个排痰,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是我在前几年遇到的。患者不是小孩儿,但是道理是相通的,并且很能说明一个问题。患者是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平时身体不太好,当时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呢。是这个咳嗽。干咳、一点痰都没有。而且咳得还是蛮剧烈的,我当时给他开了三副小青龙汤。然后他后来给我反馈,他当天就一副没喝完的时候,咳嗽就加剧。那天晚上,他几乎没有睡觉,就蹲在卫生间,吐痰,咳嗽,咳嗽,吐痰,吐了很多很多很多,像粘液一样的白痰。
 
  他本来第二天是,打算来找我麻烦的。
 
  他觉得,这个医生怎么能这样呢?吃了她的药。不但咳嗽没有减轻,而且还咳了一晚上,这么厉害,怎么能这样?结果到了第二天白天,诶,咳嗽止住了,再也不咳了,给他开了三副药,其实他只吃了一副,然后咳嗽就完全好了。后来他又生病的时候,再来找我,他就跟我说,其实他一到冬天,就特别容易感冒咳嗽。但是那个冬天,他就一声咳嗽都没有过。
 
  现在的家长,一见到小孩儿,哮喘、咳嗽,就心疼的不得了,巴不得一秒钟就止喘
 
  于是,就用上了一大堆抗生素哇、激素的药。但这次哮喘发作,倒是很快止住了,但是痰还是停留在肺部啊。
 
  下一次稍微受凉,或者,闻到一些刺激性的味道,他又容易、很容易发作。反反复复,小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差,这些药也越来越没有用,最终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小孩儿一样,他就是这样的,刚开始吃药还有用,最后输液都没有用了。
 
  有时候,一个很简单的咳嗽,但是没有及时的排痰,反而用了一些收敛的药。比如一些止咳的、润肺的、养阴的药。或者说,家长觉得,哎呀,我家小孩子生病了,是不是身体不好啊,需要补一补啊,然后,吃一些补品。这些都容易让这些痰饮停留在体内,反反复复,形成伏痰。就完全有可能造成哮喘。经常有时候,听到家长说,哎呀!孩子一咳嗽,如果不及时用药,那咳成哮喘,怎么办呀?这些家长不知道,哈!
 
  如果你用药不恰当,反而,是会造成哮喘的。
 
  所以说,我一再强调。吃错药不如不吃药,家长的不要把自己的小孩当成,药品仓库。
 
  咳嗽一声,都巴不得把市面上所有的止咳药吃一遍
 
  这样做,看起来是为了小孩子好,其实是害了孩子。人类进化了,几百万年,我们本身就有一套很完备的免疫系统,很多时候,只要我们不去干扰,这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人体是完全可以慢慢恢复的,而且还没有副作用。
 
  当然,如果这个哮喘咳得太剧烈,造成了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这个时候,是有必要用一下,这个支气管扩张类的激素。
 
  又回到我前面说的那个小女孩的身上,她的治疗就可以说是,犯了这前面的这些忌讳。
 
  最开始,可能就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咳嗽。就用药把这个咳嗽压下去,表面上看咳嗽是好了,但是痰并没有排出去。
 
  遇到天气变化,又很容易咳,家长就觉得,哎呀,我女儿这个身体不好,又给她喂了一些鱼啊、肉啊、大鱼大肉,这些高蛋白的食物,觉得,要提高她的体质。其实她的那个脾胃功能比较弱,消化不了,这些东西都形成了痰湿,堆积在体内。慢慢慢慢的,就成了伏痰,于是这个,就变成了一个哮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